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  院内新闻

《社会包容研究报告(2013)》发布

作 者:       来 源:

  
  2012年,根据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研究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组织了“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大型社会调查。在此调查的数据基础上,撰写了七份专题研究报告,并成功发布了《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2)》,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3年,在上一年度社会发展状况调查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13年5月进行了“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这次调查推论的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通过多重随机抽样,我们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1223个市县区旗中抽取了60个市县区旗和540个社区委员会和居委会,有效样本量为7114。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3)》,包括:社会景气、社会包容、公众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包容性评估、社会管理绩效评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政府信任等方面。

(二)社会包容研究报告

  2013年我国城市社会包容状况总体保持稳健态势,主要表现为:

  1、2013年,我国城市总体社会包容度为66.0,与2012年相比保持稳健态势。其中,27.0%的城市居民认为社会包容状态良好,50.6%的城市居民的评价尚可,另有22.4%的城市居民认为社会包容状况欠佳。

  2、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评价的满意度上升,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有力促进了社会包容性发展。城市居民对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分别达到67.4、63.8和70.8,较2012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3、社会包容的五个方面构成中,社区参与指数最高,达到68.6;公共服务、社会安全网的评价分别为67.6和66.0,得分高出总体社会包容度。这说明城市居民社区参与表现总体上是积极的,最后安全网发挥了预期效果。

  调查也发现,我国社会包容状况的评价存在明显的二元分割现象,或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为:

  1、户口属地、单位所有制性质以及政治身份等成为区分社会包容评价的因素。党、团员群体感到其生活、工作环境更加包容,而非党员群体觉得社会包容度较低;本地户口居民比外来打工者认为社会更加包容,说明流动人群仍然遭受着比较明显的社会排斥;国有单位员工认为社会包容水平更高,说明国有单位从业者的现实优越性仍然存在。

  2、“交换自主”与“权利保护”两个子量表的满意度评价得分低于社会包容总体评价,说明我国市场和社会机制的公平公正水平需大力提高,同时,司法保护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需要同步加强。

  3、我国社会安全网存在纰漏,城市新贫困人群的救助被忽视,城市居民对社会救助的满意水平只有65.6,低于总体社会包容度。

  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发展机会”和“社会的公平公正状况”仍然是影响社会包容指数分值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