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  学术交流

扎实推进社区发展理论的构建

作 者:       来 源:社区发展研究室

立足社区的田野和历史,扎实推进社区发展理论的构建

——202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变迁视野下的社区发展”论坛简述

图1 西南政法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们为论坛设计的主题背景

  2021年7月18日,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变迁视野下的社区发展”论坛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社区发展研究室主办,由西南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协办。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社区是社会学主要概念之一,社区类型、结构功能、发展环境经历巨大变化。社区相关议题被广泛关注,但仍有很多拓展空间。论坛征稿以来,获得了广泛关注,投稿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和优秀本科生。论坛征集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江西社会科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贵州师范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35篇论文。根据内容,论坛分设了社区发展理论、社区组织研究、社区空间变迁、民族与文化社区研究四个单元,包含若干具有创新意涵、资料翔实的优秀论文。

  论坛主持人沈红研究员致开幕词,感谢大家支持论坛,邀请三十位师生前来分享对于社区发展问题的思考。社区研究是一个激发社会学想象力的场域。社区是有生命的,中国的社区在迅速发展和分化、蜕变、重组。我们这些人正在记录着社区的变迁,这次论坛收到的论文区位分布广泛、主体多样。通过论坛共同分享和探讨社区研究的心得,与未来的共同体一起成长。西南政法大学社会学系刘莉副教授致辞希望通过论坛互相激发学术思考,让大家都有所收获。

  本次论坛分为四个单元进行,第一单元主题为“社区组织研究”。

  社会学家秉承老一辈开创的“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究社会变迁规律以改善社会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理念,社区发展研究一直以行动为导向。自下而上轨道的起点何在?一般性中介效应的组织载体、社会力量和制度安排又为何?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肖林副研究员的研究《“新清河实验”与社会学干预的中介效应——基于“双轨政治”的思考》指出,新清河实验源自中国社会学燕京学派的传统。该篇论文对从燕京学派到清华师生一脉相承的学术传统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分析知识分子知行结合的实践转向,深入探究知识与权力关系。作者把社会学干预称为“社会学的行动力”,提出学者参与基层治理有助于民意表达,促进社区资本培育和主体间关系改善。

  作为自治主体的社区和作为基层行政力量的社区始终面临张力。江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平欲晓副研究员的论文《转向日常生活的社区治理:基于南昌市西湖区社区治理分析》以日常生活理论视角,分析西湖区社区治理实践,主张社区治理以群众日常生活为导向,实现社区认同感、归属感的双提升。张译文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研究《社区双重赋能:居委会治理转型路径研究——基于东北H市新牧社区的调研》发现,由社区居委会派生的新牧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实践呈现了居委会治理转型的路径探索,体现出政府部门和社会专业力量的双重赋能。

  社会工作组织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南政法大学刘莉副教授和刘倓麟同学的研究《无责而有责: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背景下社区工作者的身份解码》考察社区工作者和街道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例,发现在类市场意义的劳动关系下,社区工作者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关系网络上对政府的制度性依赖,减弱了社区工作者作为职业身份的面向。东北林业大学杨晓航同学的《社会工作推进社区韧性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方法引入韧性社区建设,可提升社区的自我组织、自我调适和自我恢复的能力,共同应对危机型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韦春玲同学的研究《以空间权力均衡视角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困境及破解之道》,关注基层空间生产中权力失衡和运作偏差,原因在于社会资本存量匮乏下的整合权力缺失。

图2 论坛第一、第二单元与会学者合影

  本单元研究有新的研究视角、新的概念和启发性的意见。评议专家邓燕华教授(南京大学)认为上述研究兼具理论与行动研究。社区研究需要更加关注行动的经验研究,对“去行政化”的判断有待商榷。日常生活转向是非常有潜力的方向,但是理论维度需要加以区分。学者的介入效应非常重要,同时需要引入历史的视角,如阐释不同时代学者的研究以及居民的认知。评议专家李凌静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指出,社区治理过程中,秩序与自由始终存在张力。这些研究启发我们,如何能够把学术话语、社会话语、政治话语进行转化。同时应该关注社区发展研究中,弱势群体困境以及破局的行动。

  第二单元主题为“社区空间变迁”。

  空间社会学研究以其崭新视野迅速发展,其理论视野则广阔地展开于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和表象空间的四个维度及其紧密联系中。社区空间变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辛文娟副教授的研究《从7个大院到1个社区:宁夏老工业单位生活区空间重组与交流重构》关注交流何以在不同空间重构的议题,L社区空间重组的过程中,底层居民灵活利用甚至改造中的各种交流空间,建立重叠多样的社会关系纽带,巩固并拓展了老单位的社交网络,形成了强烈的社区归属感。

  乡村的社会空间重构一直吸引社会学者的关注,剧烈变迁的乡村空间场域中的惯习、身体图式、实践感等成为研究的主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王莎莎同学的研究《文化拓扑学视野下的空间变化:村庄的凋敝与重构》,运用文化拓扑学的理论视角,具体分析农民进城和返乡过程如何重构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刘海霞助理研究员的论文《社区公共空间变迁:宗教、教育、文化旅游》,以家乡的扁鹊庙为研究对象,思考作为村落的公共空间,隐喻的村落历史记忆与传承,呈现村民对当下生活秩序的认知与适应策略。

  云南农业大学杜发春教授在多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青海长江源村的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重点探讨长江源村生态移民搬迁14年来“从游牧到定居、从雪山到城市、从牧民到市民、从牧场找市场”所发生的变迁及其实现稳定脱贫的动力机制。长江源村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搬迁的成功案例。牧民的生计转型和脱贫动力,需要在实用策略上与生态政策补奖、发展集体经济、自主创业、集体创业、发展特色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等联系起来。

  沈红研究员进行评议,她认为老工业社区底层居民通过趣缘构建社区交往网络过程,需要与大社会变迁历史结合,深入探究老工业区人才、人口流失历史过程。民间的传统文化空间研究需要关注,在社会变迁中民间信仰如何以另一种形式重新绽放,扎根在日常生活之中。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如“拓扑学”等来研究社会科学的问题,还需要厘清两种不同理论范式的研究以及结合点。

  张志鹏教授认为,社区空间的研究中,概念需要更加谨慎使用,如宗教与民间信仰并不等同。应当细致地考察正式和非正式社会组织的空间行动,细致考察居民的空间流动与实践过程。

  第三单元主题为“社区理论问题”。

  社区理论发端于西方,常见有两个社区定义,即“一种关系类型”和“一种地域社会”,中国的社区实践与理论建构,对于提升中国社区理论研究的学使命感,促使中国社会学本土化具有重要意义。

  李晓壮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论文《中国社区研究谱系论》,回溯中国社会学者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社区研究,提出社区研究在中国逐步建构形成“部落—乡村-市镇-县域-都市”的完整谱系,早期社区研究对象的微观性、个体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单一性等方面受到的质疑随着社区研究边界的拓展以及社区研究谱系的形成也可以得到有效回应。

  南京工程学院张志鹏教授的研究《聚焦正当秩序的社区发展之路:对中镇、翟城村和江村的比较分析》通过对经典型研究中的中镇、翟城村和江村三个城乡社区的比较分析,发现三个社区都面临着工业化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所不同的是,各社区在传统共同体基础上建立正当秩序的能力。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刘世阳同学、邓燕华教授的研究《公共危机的意外结果:社会团结、动员结构与社区组织筹建》,分析新冠疫情期间社区筹建业委会过程,探讨了公共危机的潜功能,强调了意外的动员结构对集体行动的作用,丰富了已有的集体行动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发展系博士生刘慧丽同学的论文《空间秩序与身份生产:特殊贫困村民的身份建构研究》,是针对贵州、云南特殊贫困村落进行的比较案例研究。研究发现:疾病防控体系变迁中的空间治理技术,对麻风患者的生命进行分类、干预、矫正,具有再生、重生和肯定性的力量,空间逻辑线索在特定贫困群体的社区身份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论文基于大量第一手田野资料,作者为完成田野工作不畏艰险困苦。

图3 论坛第三、第四单元与会学者合影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朱戈同学的论文《公共生活与城市情感形成路径——以青岛市足球迷群体为例》,以青岛市足球迷群体的活动为案例,回应城市社会学中对于城市性与城市情感关注的缺失,总结出城市公共生活中城市情感形成的三条路径,即组织、空间与符号。朱戈同学是论坛邀请的唯一本科生作者,也是年龄最小的与会者。

  评议专家戴建中研究员(北京社会科学院)对上述研究做出评议,首先灾难下的社区变迁研究很有意义,日常化的社区和灾难时的社区如何定义社区的边界(地域边界,人的边界,文化边界)如何界定,灾难时的社区状态能否延续到灾难之后?如何进行常态化建设城市情感和共同体的研究与休闲方式、家庭模式、生产方式等各方面的转变息息相关。社区秩序的研究需要关注秩序建立背后的社区功能的变迁。肖林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认为需要厘清城市社区研究中城市社区的个性而不是城市性;社会动员机制的研究中,需要注意新冠疫情与维权有着根本的不同。

图4 论坛论文的社区分布。帕克米拉绘

  第四单元论文主题为“民族与文化社区”。

  中国大多数民族社区遭遇现代性与全球化双重压力,社区如何参与和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

  西南政法大学社会学系教师李春南的研究《民族社区发展中文化主体性建构——来自云南生基苗寨百年发展经验》关注民族社区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主体性。通过梳理云南生基苗寨百年的迁徙、定居及现代化历程,提出社区文化主体性的生成依赖主动融入现代国家体系而生成的文化身份认同,教育和社会流动推动本土社区精英的文化自觉的产生;社区组织间的合作与制衡关系,推动社区文化主体性再生产。云南农业大学教师窦薇的论文《以何为生:云南扶贫移民藏区妇女生计变迁与社会适应研究——以香格里拉市康珠家园雅瑞安和社区移民搬迁妇女为例》,探讨少数民族妇女从传统农牧经济向务工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所面临生计适应困境。

  丽江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成霄峰的研究《农村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研究——以云南诺村社区保护地为例》,分析由少数民族村民和环境保护组织基于当地的“人地关系”而开展的实践,作者认为生态利益的激励能够促发诺村的理性行动,但不足以保证村民自主治理的持续与务实。诺村的社区保护是在外部激励的同时自主开展的制度与规范建设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发展系博士生帕克米拉的论文以《流动性视角下新疆农牧交错区的村庄》为题,尝试用流动性的视角去勾勒琼库什台变迁背后的社区发展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发展系博士生党垒的论文《传统村落变迁中的组织问题与村民行动》,探讨村落变迁中村落组织的演变与村民行动过程,并将传统村落变迁视为一种组织的变迁与“人”的再组织过程,进而探讨村落变迁的意义、条件及可能的形式。重庆文理学院文化遗产学院教师谭斯颖的研究《从“拒绝文明”到“文明上山”:羌族生存策略的转变》通过对羌族的社会变迁的考察发现山地族群的原生态文化不可避免会被现代文明所同化。

图5 社会变迁视野下的社区发展研究论坛主办方与协办方合影

  刘秀秀副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新视野》编辑部)评议认为,文化主体性概念令人印象深刻,需要进一步讨论自费孝通的文化概念如何转化的?如何从发展实践转向文化自觉的过程?当用中国少数民族社区的行动与斯科特提出的赞米亚区域对比时,需要厘清政治结构、历史和宗教等方面构建起来的逃避机制的异同。

  论坛各个单元论文发表完成之后,沈红研究员与与会师生分享了社区研究方法上的一些思考。社区研究的基础是扎实的田野工作,社区研究是动态建构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学者不断反思自己与田野是什么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田野观察的困惑如何转化为公众议题,如何从主体间中找到公共性。社区研究要破除“社会巫术”,警惕借用科学的手段来遮蔽生活现实,理解被访者的生活逻辑,尤其需要倾听和挖掘那些沉默者的声音。在社区研究中,关注个体生命式、不同个体间的共同事件记忆,回到历史发生地激活社区记忆。

  本届分论坛共收到论文35篇,会议论文研究的社区在地理空间上分布广泛,类型丰富,涉及民族社区和村庄变迁;社区记忆与口述史;互联网和在线社区研究;社区组织与自组织研究;社区发展理论问题;社区流动性研究;家庭、亲缘与社区变迁;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等。本次论坛论文主题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很多研究对未来城乡社区治理富有启发性。

  本论坛获得2021年度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优秀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