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来 源:
2018年01月08日08:3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峰
2018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确保到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可持续精准扶贫。深入推进可持续精准扶贫,就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原则,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由找准帮扶对象向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由关注脱贫速度向保证脱贫质量转变,由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转变,要以内生动力、造血功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但让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能够脱得了贫,还要不返贫,更要富起来。
推动可持续精准扶贫,要强化政府的监察治理能力。此前,个别地方“数字脱贫”“表格脱贫”“被脱贫”以及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个别地方没有把扶贫资金用到真正的贫困群众身上,以致扶贫效果被打了折扣。在2018年这个“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里,必须要加大监察治理力度,强化问责,细化监管,切实保障扶贫资金专款专用,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要处理好精准扶贫近期规划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强化政府的规划治理能力。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注意“滴水穿石”和“弱鸟先飞”的辩证统一,既要强化近期规划的行动力,也要谋划好长期目标的战略动力,以“两步走”战略为目标,让贫困群众在“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逐渐富起来。
要处理好“东西南北”问题,强化政府的协调治理能力。其中,“东西问题”是“先富”与“后富”之间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先富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富起来的地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地区的错位发展问题;“南北问题”是产业问题,是新兴产业和升级换挡快的南方与老旧工业聚集、面临新旧动能转换压力的北方的问题。
要处理好技术返贫问题,强化政府的发展治理能力。避免因为产业升级、科技革命的发展,因对人的技能、知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提高,而导致技术返贫的出现。举个例子,当沿海发达地区的人们已经在充分运用智能机器人、VR等技术时,贫困地区的人们可能还没有听说过这些“新鲜事物”。要阻隔因为技术发展造成的返贫或持续致贫现象,要通过职业培训精准发力,提高精准扶贫与技术革命、产业升级的同步性、可持续性,要实现东西精准对接、产业升级精准对接、职业教育精准对接、知识更新精准对接,不能出现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被遗忘者”和被边缘化的人。
要处理好精准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后续发展能力问题,强化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除了物质帮扶,更要为贫困群众搭建向上流动的教育、技能培训等渠道,在社会政策“托底”的背景下,要让贫困群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要充分运用教育扶贫等方式,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辛勤劳动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要处理好影响可持续精准扶贫的重点问题,强化扶贫治理能力。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关键要发挥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注意始终强化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既要从基层中培养有能力、敢担当的脱贫致富带头人,也要不断充实地方基层党组织,强化其活力、凝聚力、领导力,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扶贫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准扶贫与治理能力建设要同步。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各地涌现出许多产生了良好效果的实践经验,我们应该把它们总结出来,加以推广,鼓励在精准扶贫中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贫困群众自我管理的良性互动,应该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不断推进基层治理建设和创新,破除影响可持续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观念等障碍,不断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