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  社会发展研究

市场化带来了信任吗?ABM方法的新解释

作 者:陈忱       来 源:社会发展研究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信任的滑坡与重建——基于ABM方法的计算社会学解释》的写作历程。我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从事信任的研究,当时留意到和中国人信任相关的几个有趣现象,比如中国人的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相互独立;中国人信任水平较高、信任半径较小(即非常信任和自己相熟的人)等。此前,大部分量化学者的信任研究立足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何种因素、在什么条件下会影响信任水平,当时我感觉前人的研究已经做的很充分完全,似乎很难再提出一个有趣的话题。2016年,我无意中读到Yoshimichi Sato老师发表的论文《市场、信任与不平等》(Sato,2005),该文使用基于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方法(ABM)来讨论市场吸引力对信任和不平等的影响,这一方法使我觉得耳目一新。之前的学者多以回归模型从上而下来解释不均衡、社会流动等宏观因素对个体信任的影响,然而这一过程较少分析微观个体的互动过程。我经常想,受访者在填答是不是信任邻居的时候,他们会真的受到这个社会不均衡水平的影响吗?对这个问题我总是有所怀疑,因此就想以ABM方法来做尝试。

ABM是一种自下而上研究社会系统演化的过程。ABM利用计算机设定一定数量的主体,主体依简单规则而行动,最终去看演化出来的宏观结果。通俗来讲(以信任研究为例),我们假设一个社会有N个人,每个人可以信任或者不信任别人,当他信任时会带来哪些结果,这些结果会影响他以后是不是会继续信任,经历很多次上述过程的社会互动,最后观察有多少人还会信任别人。这个过程只需要设定简单的规则,就会产生很有趣的宏观结果。

在Sato论文的启发下,我首先用Netlogo重复了他论文的发现,然后开始尝试设定各种各样的条件影响信任,比如流动、不均衡等等。2017年,辛自强老师的《市场化预测信任下降》(Xin & Xin,2017)一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继续沿着市场化与信任的主题做尝试。因为中国人信任半径较小,“绝大多数人的信任”更多地指向与自己相熟的人,我转而采用调查数据中的“陌生人信任”来讨论市场化与一般信任的关系。当时,我发现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中市场化与陌生人信任呈现“倒U型”关系。非线性关系常常令学者们着迷,如何解释非线性关系往往是一大难点。后来,2018年初CGSS2015公布,市场化与陌生人信任开始呈现正向的关系。这一转变非常有趣,传统的抽样调查因为涉及的信息较为有限,所以一时找不到太合适的解释机制。于是,我尝试使用ABM方法对这一转变做出解释。结合调查数据和ABM仿真,拙作对市场化与一般信任的关系展开讨论。

ABM方法不仅仅适用于解释宏观社会现象,更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预测。因此,除了解释市场化与一般信任的关系,我又使用ABM模拟对“控制市场交易中的风险”、“提高社会资本”两类政策实验做了预测。ABM模拟结果显示,“控制市场交易中的风险”对于一般信任的提升非常有效,由此,我在文章中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限于篇幅,这里只是简要分享了拙作的写作历程及回应的主要问题。最后我想再分享一点关于ABM方法的思考。ABM的全称是agent-based modeling,中文译做基于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方法。使用ABM研究复杂系统和互动性的社会现象具有独到的优势,如规范的产生、观点/疾病的扩散。在西方学术界,ABM方法甫面世即属于计算社会学的范畴,在国内学术界一致不温不火,然而在社会学刊物中尚不多见。近年来,随着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方兴未艾,社会仿真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ABM属于面向对象的一种社会仿真方法,期待未来可以见到更多社会学领域的ABM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