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专题研究  >  战略与策略

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作 者:李元元       来 源:求是网
2018年11月21日 15:07:30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李元元
  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快速传播的互联网、影视作品、自媒体等媒介,打着“还原历史”“重新评价”“理性反思”的幌子,大肆篡改历史事实、虚化民族英雄、诋毁革命先烈、质疑人民领袖、歌颂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势力,极力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企图以历史虚无主义动摇国之根基。虽然一时间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但归根结底,这种否定历史和发展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是病态的,只要我们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就一定能战胜历史虚无主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定理想信念,让历史虚无主义无处下手。历史虚无主义常常会利用部分党员干部立场不坚定,信念不牢固的漏洞,侵蚀他们的思想,破坏他们的历史价值观。党员干部要扎紧篱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武装自己的精神,不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动摇。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坚定理论自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坚定制度自信,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坚定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做好宣传教育,让历史虚无主义无处遁形。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有滋生的土壤,是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以错误偏颇的意识形态进行宣传教育,欺瞒大众。我们要夺回宣传思想阵地,以积极正面的宣传教育,让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无所遁形。要充分利用宣传堡垒,以权威的宣传媒介进行正面宣传,让“四个自信”深入身心,让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地、客观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要加强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等一些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搞讲座、开党课、讲党史,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积极的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大众了解历史真相,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历史问题,用正面的声音,强有力地理论抨击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以正面的宣传教育,亮剑历史虚无主义,让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土壤不复存在。
  用好党纪国法的武器,让历史虚无主义无立足之地。历史虚无主义常利用管理薄弱的互联网,在立法尚不完善的意识形态领域大肆活动。因此我们要以法律的武器,保护客观的历史不被篡改,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对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歪曲党史、军史”列为严重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这就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决亮剑。要以法律的武器,扼杀谎言的传播,尽快完成网络安全立法工作,对于蓄意传播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各种错误思潮、破坏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平台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惩罚和处置。按照网信办的“微信十条”“账号十条”和“约谈十条”,对于公然违反我国宪法法律,致力于推销西方意识形态、肆意兜售历史虚无主义的网上言论,必须依法处置、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惩。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