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专题研究  >  图片新闻  >  经验与调查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国情调研背景调查

作 者:       来 源:首发

  

        历史发展到2012年秋天,距离2008年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4年多。时间抚平了震后的满目疮痍、山河俱裂,但是带不走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关切与支持;地震湮没了许多人、许多事,但地震中蕴育的民族精神却在不断聚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闪烁光芒;多难兴邦,在中华民族遭受又一次巨大的困难时,工人阶级再一次挺身成为民族的脊梁。

  一、百年强震重创德阳

  德阳市是四川的经济强市, 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2%,总量居全省第三位; 财政收入超百亿, 总量居全省第二位。2008年一季度德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4%,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3%。2008年5 月12特大地震发生后, 德阳市6 县( 市、区) 、128个乡镇全部受灾, 绵竹、什邡受灾尤其严重,山区山崩地裂、山河改变, 滑坡、崩塌700 处, 泥石流270 处,山区经济强镇汉旺、红白等7 个乡镇被夷为平地、全部被毁,沿龙门山脉的遵道、洛水等沿山乡镇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东汽中学等部分学校坍塌。大地震造成德阳受灾人口327.3 万人, 占德阳总人口的85%; 死亡17137 人, 相当于2007 年出生人口的60%; 受伤74086 人, 需要安置123.6 万人, “ 三孤”人员1084 人。震灾造成厂房、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遭到巨大损毁, 直接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 相当于德阳建市以来投资额总和的三倍或近七年经济总量的总和, 大造成城乡居民巨额的财产损失, 城乡居民住房损失950 亿元, 财产损失187 亿元。

  农业生产破坏严重。大地震造成德阳耕地灭失面积8.5 万亩, 农作物受灾面积73 万亩, 生猪死亡76 万头, 禽畜圈舍倒塌面积801 万平方米。农业基础设施、生产设施遭到损毁; 林木、林地破坏严重; 畜牧生产圈舍毁损、养殖户信心不足。农业因地震首次出现负增长。

  工业生产遭受重创。大地震造成工矿企业4118 户受灾, 占全部工业企业的80%, 厂房倒塌1400 万平方米, 设备、设施损失15 万台套。直接经济损失415 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受灾企业870户, 占规模以上总户数的96%, 固定资产总值损失40%, 机器设备受损50%以上。特别是东方汽轮机厂、宏达集团等一批国家和省重点企业遭受巨大损失。生产设施设备的严重破坏使全市工业的可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削弱了企业的技术力量, 严重影响了一大批工业建设项目的进展,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恢复, 一些企业甚至需要异地重建。同时产业链严重受损,机械加工产业中众多配套企业围绕东汽、二重等几个大型机械设备集团提供机械加工服务, 随着东汽等支撑企业的严重受损, 众多中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投资速度迅速下降。地震灾害使德阳投资进度放缓, 速度下降,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影响了德阳投资的总量和投资结构。地震对全市项目的施工进度造成了影响, 部分建成的建筑物、设备、城市基础设施、房屋受灾严重, 甚至有些投资项目已完全损毁。房地产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 亿元, 151 个房地产项目90%停工。

  服务业设施毁损严重。大地震对德阳服务业毁损严重, 特别是对商贸、交通、教育、卫生造成较大影响。商品流通市场供应和城乡居民消费影响严重。428 万平方米营业房, 152 个市场、25 个物流仓储遭到毁损, 近三成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关门停业, 日销售额减少, 近五成行业的营业额下降, 重灾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下滑, 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产生较大影响。交通受损严重, 15%的干线公路, 20%的农村公路, 611座桥梁毁损, 部分乡镇的公路中断。卫生事业受损严重, 正常的医疗卫生保健秩序被打乱。976 个卫生机构, 78 万平方米房屋, 1.6 万台设备毁损。

  财政大幅减收。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工业税源大幅度萎缩。随着中央、省灾后重建的税费减免政策逐步出台, 以及地震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与此相关的土地收入、房地产税费也将大幅度减少。2008年一般预算收入将减少16.48 亿元, 仅相当于2007年的60%。财政支出倍增, 支出压力巨大。前期救灾花费了大量资金, 近期恢复生产、生活等支出, 特别是基层政权建设和涉及民生方面支出倍增, 支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二、抗震救灾牵动多方

  灾难发生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国务院、四川省、德阳市以及各大银行、中央企业纷纷制定灾后重建及帮扶灾区恢复发展生产的政策和措施。《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中的产业扶持政策特别强调:要优化产业布局。对不适宜原地重建的企业要异地迁建。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地将企业相对集中,形成资源集约利用、土地节约使用、环境综合治理、功能有效发挥的产业集中区。这对东方电气由汉旺搬到德阳指明了政策方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对灾害重建的金融政策支持:增加重灾区再贷款、再贴现限额。人行成都分行新增重灾区部分再贷款限额,并授权有关市(州)对新增限额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切块到县 (市)管理。增加再贴现限额,新增部分重灾区再贴现窗口,授权其按有关规定办理再贴现。新增成都、绵阳、德阳、雅安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限额,支持重灾区城市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扶持地方金融机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成都、德阳、绵阳等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督促北川富民村镇银行股东增加资本金,积极发展适合灾区特点的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各大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积极制定各自政策,支援灾区建设。很多对口援助工程都做成了“一把手”工程,由公司负责人亲自担纲,抓进度、抓质量、抓效益。体现了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越性,体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优越性,也体现了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更彰显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三、灾后重建成果卓著

  灾后重建是德阳经济社会实现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大地震使德阳经济遭受重创,损失重大,但不会改变德阳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德阳确立了“三年全面恢复、五年提升跨越、八年全面小康”的灾后重建总体目标,以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任务,截止2010年完成灾后重建投资156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11.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97.6亿元。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82.6亿元,产业完成投资544亿元,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完成投资662.7亿元,使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全市及县域经济正在重新步入四川省先进行列。

  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是德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机遇。德阳把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0项措施,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围绕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德阳经济社会快速恢复、跨越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德阳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恢复增长时期。2010年,德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1.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0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86元,全面超过了震前水平。

  德阳紧紧抓住产业恢复重建和国家政策支持的有利时机,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为契机,提升农业生产发展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工业企业恢复重建为基础,大力推进工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以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和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为重点,促进城乡统筹和第三产业发展。2008-2010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567.8亿元,超过了1983年德阳建市以来投资总和。投资结构优化,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完成59.0亿元、611.2亿元和987.6亿元,投资结构为3.8:38.9:57.3,第三产业投资大大超过了第二产业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大幅增加改善了发展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共投资282.6亿元,改善了交通运输、水、公共设施、教育、卫生、文化等环境,为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打下了基础。

  德阳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工业恢复重建以“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为工业经济发展主线,切实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注重项目投入和自主创新,注重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和环保、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培育,通过制定产业调整规划,明确调整目标,确定对未来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主导产业,积极谋划德阳工业未来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着力抓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产出水平高的工业项目实施与技术改造,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加快以技改为核心的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一是抓住国家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的机遇,瞄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前沿的领域,重点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核电、潮汐发电、生物能、燃料电池等6大可再生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把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作为德阳的战略产业来培育,如今全国60%以上的核电产品、50%以上的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以及20%的重型锻压设备,都是德阳灾后恢复重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杰作;二是抓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重建以工业园区建设作为重点,以关联项目形成产业链,以产业链优化提升产业园区,通过产业的优化布局,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德阳建设中国西部经济强市的重要助推器,现已建成国家级、省级园区4个,市级重点工业园区4个。灾后重建以来,全市园区各项经济指标均连续保持20%的速度增长, 2010年,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261亿元,占全市工业的76%;三是抓龙头带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壮大龙头企业。在二重、东电、东汽、剑南春、龙蟒等一批大企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下,一大批配套协作企业快速成长;四是抓技术创新,增强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五是抓环境营造,增强装备制造业发展比较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要素协调。力争把德阳装备制造业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努力使德阳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东汽精神广受赞扬

  东方电气集团下属企业东方汽轮机厂(简称“东汽”)位于德阳汉旺镇,东汽的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是德阳乃至四川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缩影。东汽处于重灾区,在地震中遭受重创,人员伤亡惨重、厂房大量毁损;东汽得到来自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兄弟企业的鼎力帮扶;东汽依托德阳市工业发展规划,重建新址,恢复生产,再创佳绩;东汽的领导与员工在最艰难的时刻彰显了工人阶级坚忍不拔、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温家宝总理四到东汽指导抗震救灾、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称赞:“东汽人是压不垮的,东汽是站起来的一个真正的巨人。” 并对东汽灾后重建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把东汽建设的更加科学、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续,恢复重建绝不是原有厂房、设备的复制,而是要向更高的标准前进,也就是要把东汽建成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的新东汽。”

  2008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东汽汉旺生产基地看到东汽大灾之年仍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时,盛赞“东汽广大职工发扬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东汽职工是好样的”。并指示:“要努力把东汽建设成国际一流的电力设备企业,让新东汽拔地而起。”

  2009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东汽。称赞东汽精神就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东汽在震后表现出来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级,对东汽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的建设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东汽的发展历程是国有企业发展历程的缩影。肩负着责任而生,为党和政府、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价值,在重大关键时刻、危机时期成为主力军、主心骨。东汽的发展,东汽在地震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集中展现了国企在急难险重中的主力军作用,展现了工人阶级的责任与奉献。

  在新时期,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仍然不容置疑。当国家经济持续向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时,工人阶级用自己的勤劳和热情支撑社会巨轮的平稳航行;在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的为难之时,工人阶级勇往直前,用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冲锋在前;在长期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事业中,工人阶级付出自己的心血,彰显自己的价值。

  距“汶川地震”已时隔四年,灾后重建成效显著,调研决定走进东汽,回顾历史、探究现状、细数成绩,感受东汽精神,近看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