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科研动态  >  媒体报道

中国新闻网:公众生活压力大 近六成人“时常觉得很累

作 者:       来 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25日发布的《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3》指出,在个体层面公众最不满意的三项是生活压力、收入水平和住房状况,其中,56.5%的被调查者“时常觉得很累”。

  报告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现状”问卷调查,通过多重随机抽样,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1223个市县区旗中抽取了60个市县区旗和540个社会委员会和居委会,有效样本量为7114份。

  调查显示,在个体层面公众满意度最高的三项分别是家庭关系(63.1%)、人际关系(53.7%)和健康状况(50.1%);最不满意的三项依次是生活压力(37.34%)、收入水平(33.5%)和住房状况(28.4%)。

  其中,在微观个人福祉的主观评价上,大多数被调查者表达出了身心疲惫之感,分别有56.5%和45.4%的被调查者“时常觉得很累”和“时常心情不好”,其不满意度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民生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较大的社会负担和心理压力。此外,35.5%的被调查者表示出对未来发展缺乏信心和迷茫。

  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的社会信心指数为77.4,比2012年提升2.4个分值,表明公众对国家未来三年社会发展的预期良好、信心充足。在社会信心微观层面,公众信心度最高(认为会变好的比例)的三项是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健康状况;信心度最低(认为会变差的比例)的三项是生活压力、住房状况和工作状况。

  课题组认为,这种变化体现在三个转变上:公众的重要期盼,已经不再是基于温饱的点点滴滴,而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公众的关注点,已经转移到国家宏观的形势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上;公众的重要诉求,主要放在关于民生的基本问题上和自身权益的保护上。

  李汉林认为,这些似乎可以说明,中国的社会发展可能已经到了一个“拐点”,从社会发展的低收入阶段提高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其主要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动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群众的温饱和收入增长,而是越来越多地考虑其他更高层次的参与、权利和生活品质的需求。

  在这个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里,公众的诉求可能更多地会关注自身权益的保护,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及对公共事务参与表达出强烈的意愿等。

  李汉林表示,正确把握社会发展阶段和人们的主要诉求以后,有利于准确地调整社会政策,制度安排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