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政策研究  >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白仲尧

作 者:钟义见       来 源:求是理论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记者:您好,白教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那么您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哪些重大意义?

  白仲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问题,每一个爱党爱国的仁人志士都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穿到行动中去。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与几十年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纷至沓来,特别是前苏联的解体,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就是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肯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不仅极大地鼓舞和支持中国和世界人民坚信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伟大贡献的认可。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消除了一些人对中国还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怀疑和动摇。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就会无往不胜。

  自1848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备受外来列强的欺凌和侵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由于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国力和军力等还有许多不足。列强虎视眈眈、亡我之心不死,周边小国觊觎疆界,盗我资源,狼嚎犬吠之声不绝于耳。因此党中央和胡锦涛同志一再教导我们要“居安思危”。我们必须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昂的民族精神和浓郁的时代精神鼓舞自己,既宽厚仁和,又勇敢顽强,挺起腰板过日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表现,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我们的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地学习、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其融会贯通于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文化滋润四方,万物欣欣向荣,将大大增进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和自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性质

  记者: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能起到哪些助推作用?

  白仲尧: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人人必然参与的社会活动。所以,文化是人们通过语言文字进行交往的形式和内容的表现。动物都有语言,但只有人类发明了表现和记录语言的文字。人类有了文字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本质的表现。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知识、行为规范、情感表达等等,无论口诉传承还是文字记录,都能形成“文”,并在社会中流传。社会或人们相互之间传授“文”,以此指导人的思想,化为人的行为,从而提高了人的素质。这就是“以文化之”。文与化的紧密结合,反映和表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文化这一特有范畴。

  事物的内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文化自产生之日起,就有自己的属性。首先,文化作为人们交往的形式和内容,它是彼此共有的,因而是社会的。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接受的文化教育随之千差万别,因而文化又是个别的。这样,文化便是社会性和个别性的统一,或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其次,文化是通过人的大脑起作用的,表现为思想,升华为精神,形成社会的或个人的意识形态。某种意识形态在没有同人们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时候,它是虚拟的或虚幻的,是没有作用的。犹如理论,只有成为群众行动的指导方针,才能变成伟大的物质力量。所以文化的意识性和实践性是统一的,也就是知和行的统一。第三,文化是在传承和创新的交替中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文化中的新与旧、先进和落后的矛盾运动始终贯穿其中。这就是文化的先进性和落后性的统一。综上所述,文化的属性就是社会性与个别性、意识性与实践性、先进性与落后性的矛盾统一;在这三组基本矛盾中,先进性和落后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的性质总是由当时的社会性质来决定。历史上曾有过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文化正在生长和发育。《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性质:文化的社会性和意识形态性必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须是引导当代社会前进、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所以,《决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奠基石,具有里程碑意义。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国家和社会的严格监管

  记者:您认为怎样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白仲尧:文化产业是文化活动的衍生品。人们在文化活动中,由于人的文化素质差异,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处于领先或指导地位,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则处于跟随或接受、学习的地位。在社会分工的支配下,文化素质较高的一部分人逐渐从群众中分离出来,成为文化服务劳动者,亦即专业文人。专业文人的出现,意味着继农民、私业者、商人之后的人类社会第四次社会大分工。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了专业文人(文化服务劳动者)以知识推动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其意义不亚于前三次社会大分工。专业文人,也可以称为文人阶层。从此,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的构成随之分为两部分:一是大众的文化活动,一是文人的文化服务活动。大众文化活动除了自己学习知识、规范行为、交流情感外,还要消费或享受专业文人提供的文化服务,亦即消费文化服务产品。文人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创造文化服务产品,简称文化产品,为大众文化活动服务。大众文化活动是基础、是普及;文人文化活动是服务、是提高。但文人文化活动的质量高于大众文化活动,因而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是社会文化的旗帜和风向标。可以说,文化服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动力源泉。

  文化服务劳动者的出现,催生了文化服务业的诞生。文化服务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是依靠他们向社会、向消费者提供文化服务产品以换取生产生活资料。由于文化是社会重要的动力源泉,社会的统治者或领导者必须把握文化的主流,掌控文化的方向,因而必须为社会成员提供文化服务,供给部分文化服务产品。这就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也就是现今的文化事业。但一方面国家或社会的公共财力有限,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上只能量力而行;另一方面,社会成员对文化服务的需要,共性攀升,个性张扬,千姿百态的要求,不可能完全从公共文化服务中得到满足,必然走向社会。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需要就是在市场上得到满足。于是,文化服务劳动者走向市场,他们生产的文化服务产品转化为文化服务商品,形成文化商业,现今称为文化产业。这样一来,公共文化服务的繁荣和发展靠国家和社会投资和引导,市场文化服务靠居民文化诉求的提升和货币购买力的提高;与此同时,文化服务劳动者也要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文化服务产品或文化服务商品。

  文化服务劳动者是社会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他们首先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奉行者。第一是学习,不仅要认真学习《决定》、领会精神实质,还要学习有关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知识和实践资料的掌握越多、理解就越深越好。第二是实践,“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教师应当这样,所有从事文化服务劳动的人都应当这样。尤其是从事文化创新的人们,如果没有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坚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体系,很难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产品。所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部门的劳动者都应当具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文化自觉。

  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产业企业,都是文化服务产品的生产者。他们所生产的文化服务产品或文化服务商品,都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单位文化或企业文化对其产品的文化内涵具有决定意义。企业不同,单位各异,但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机构。尽管企业文化或单位文化应当个性突出、特色鲜明,但都应当和必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瑰丽性。只有这样,企事业单位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的文化服务产品。这应当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同一切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潮相对立而发展的。此消彼长,是思想斗争的一般规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做出更大贡献,需要国家和社会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扶正祛邪,才能沿着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