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段兴利/刘敏 来 源:《甘肃社会科学》(兰州)2005年04期第25~30页
【作者简介】段兴利,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刘敏,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内容提要】 网络成瘾是伴随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心理现象或社会现象,并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它的名称、类型、特征、危害、成因、诊断和对策方面都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今后,它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研制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诊断工具,二是探讨可行性较强、有效性较高的防治措施。
【关 键 词】网络成瘾/名称/原因/对策
Patricia Wallace说:“伴随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的同时,人们也听到了由于上网引起行为问题的不和谐之音。‘上网成瘾’已成为人们辩论和夸大的题目。”(注: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98、206页。)确如其所言,从美国的Dr. Ivan Goldberg提出“网络成瘾”这个概念后,它便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已有数百万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网络成隐已成急需防范和治理的“社会病”。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在网络成瘾的名称、类型、特征、危害、成因、诊断和对策七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和评述,并提出相关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
网络成瘾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心理现象或社会现象,但正如Patricia Wallace所说:“目前人们激烈争论的是对这种现象冠以什么样的名称”,直到现在,国内外对它的名称仍未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
美国纽约精神病学家Goldberg1994年宣称自己在临床上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并把它命名为"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注:王芳:《体验网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88页。),指的是个体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该术语1995年被引入医学词典。我国学者对"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则有不同的译名,如“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障碍”、“互联网痴迷错乱”等。在美国,这个概念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成瘾”这一术语是指有机体对某种药物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依赖,是用于摄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麻醉药的行为。网络用户对网络的着迷不同于对化学物质的依赖(注: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期。)。也有学者认为,使用“网络成瘾”夸大了网络的消极作用(注:Hambyrger Y A, Ben-Artzi E. Loneliness and Internet us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3, 19(1): 71-80. )。还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使用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有人用:‘互联网痴迷错乱’的名称,但很多科学家认为随便使用‘痴迷’、‘错乱’等不够准确。在美国精神病协会的权威文件《精神病诊断及统计手册(IV)》还没有一种称作‘互联网痴迷错乱’的病”(注: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98、206页。)。
2. 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
尽管Goldberg提出了IAD概念,但在美国则大多使用IA(注:杨容、郑涌、阮昆良:《网络成瘾(IAD)实证研究进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其含义与IAD是一致的。
3.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
Davis针对一些学者对“网络成瘾”这一名称的质疑,提出了PIU的概念(注:Davis R A. A cognitive-behavior moda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1, 17(2): 187-195. ),国内把它译成“病理性网络使用”(注:刘树娟、张智君:《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应用心理学》,2004年,第2期。),或“病态网络使用”(注:孟令芳:《青少年网络成瘾探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 其他的说法也很多,例如Internet Behavior Dependence(简称IBD)、Online Addiction、Problematic Internet Use(注:孟令芳:《青少年网络成瘾探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Internet Addiction Disease(注:彭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及预防对策》,《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等。国内除了上述叫法之外,还有人称其为“网络行为依赖”(注:孟令芳:《青少年网络成瘾探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网络沉溺”(注:李一:《网络沉溺的生成机制及社会对策》,《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网瘾”(注:彭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及预防对策》,《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等。
尽管大家对这种现象的称呼不同,但对它的理解是近似的,即认为这是种因对网络的过度使用而对生理、心理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如周倩认为它是“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强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隐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注: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期。);Armstroog对它的概念做了较全面的描述,认为其外延很广,成瘾者有大量行为和冲动控制上的问题(注:Armstrong L. How to beat addiction to cyberspace. Http: // www. netaddiction. com/2001. );周春莲等人认为它是指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冲浪、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并且这种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消极后果(注:周春莲、郭继志等:《网络成瘾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第3期。);李一则将其界定为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未来时空当中,对电脑、互联网以及网络世界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的依赖,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难以自我摆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注:李一:《网络沉溺的生成机制及社会对策》,《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由此可见,对网络成瘾的含义不论有多少种表述方式,但至少有三个关键词是大家共同接受的:过度使用,异常状态,受到损害。
二、网络成瘾的类型
对网络成瘾类型的划分,国内外研究者的认识或结论是一致的。Armstrong较早对它作出了划分,认为存在五种类型:
1. 网络色情成瘾( cyber-sexual-addiction)
指沉迷于浏览、下载和交换色情图片、电影、文字等内容,在线进行色情交易,或者进入成人话题的聊天室。
2. 网络交际成瘾( cyber-relational-addiction)
上网者利用各种聊天软件以及网站的聊天室进行的人际交流(包括网恋),将全部精力投注于在线关系或是虚拟感情中,用在线朋友取代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
3. 网络游戏成瘾( game addiction)
指网络用户不可抑制地长时间过分沉迷于计算机游戏。此类成瘾者通常见于青少年,他们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花费在网络游戏中。
4. 信息超载( information overload)
指花费大量时间强迫性地浏览各种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包括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
5. 网络强迫行为( net compulsions)
指网络用户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冲动去进行强迫性的在线赌博( net gaming) 、网上拍卖、购物或进行股票交易等。
三、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目前,权威的网络成瘾诊断工具尚未出台,常用的诊断办法主要有:
1. 美国心理学年会制订的标准
在1996和1997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学者们列出了“耐受性”( tolerance) 、退瘾症状( withdrawal symptoms) 等7种网络成瘾表现。如果网络用户在12个月中的任何时期有多于所列的3种症状出现,即为网络成瘾(注: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期。)。
2. Young制订的标准
Young作为最早研究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家,认为在《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上列出的所有诊断标准中,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最接近网络成瘾的病理特征。因而他对赌博成瘾的10个诊断标准加以修订,形成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该问卷有8道题:(1)专心于网络;(2)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3)不断试图减少网络的使用;(4)当减少网络使用时会出现退缩症状;(5)时间管理问题;(6)面临着环境的压力(来自家庭、学校、工作);(7)对周围的人隐瞒自己的上网行为;(8)由于网络使用而导致情绪的改变。如果被试对其中的5个题项给予肯定回答,即可确诊为网络成瘾(注:Young, K. 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 In L. VandeCreek&T. jackson( Eds) ,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1999. V01.17: 19-30. )。这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诊断依据。
3. Beard制订的标准
他对Young的量表进行修订,提出“5+3”的诊断标准。其中前5个标准为:(1)是否沉溺于网络;(2)是否为了满足需要而增加上网时间;(3)是否不能控制、缩减和停止使用网络;(4)当缩减和停止使用网络时是否会感到疲倦、忧郁和痛苦或易怒;(5)上网时间是否比最初想要上网的时间要长。这是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此外,还须至少满足后3个标准中的1个:(1)危及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和职业;(2)对家庭成员、临床医生和其他人隐瞒真实的上网时间;(3)使用网络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或减轻精神困扰。只要满足“5+1”个标准,即可诊断为网络成瘾(注:Beard K W. 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2001, 4(3): 337- 383. )。
4. Goldberg制订的标准
Goldberg的评估标准有9项(注:吴娟、张文凯:《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矫正措施》,《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1)每月上网超过144小时,也就是一天4小时以上;(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3)无法抑制上网冲动;(4)不敢和亲友说明上网的时间;(5)可能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6)上网比自己预期的时间还久;(7)花许多钱在更新网络设备或用于上网;(8)要花更多时间上网才能满足;(9)上网是为逃避现实、解除焦虑。在这套标准中,只要符合5项以上,就说明已经上网成瘾。
5. Davis制订的标准
Davis编制了《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 Davis Online Cognition Scale, 简称DOCS) (注:Davis PA. Internet addicts think differently: An inventory of on line cognitions. http: //www. internetaddiction. ca/scale. hm, 2001. )。该量表包含5个因素:安全感、社会化、冲动性、压力应对、孤独——现实,共36个题项,是一种七级自陈量表。如果被试测出的总分超过100或任一维度上的得分达到或者超过24,则认为是网络成瘾。
6. 陈淑惠的“四级自评量表”标准
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陈淑惠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注: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期。)。该量表包含5个因素;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共26个题项,是一种四级自评量表。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
7. 马宁、王辉的“主观测试”际准
他们认为对于网络成瘾学生的诊断,可以用16道题来测试其是否成瘾和成瘾的程度。这16道题是:(1)你发现你待在网上的时间超过预定时间;(2)你会与网上的人建立关系;(3)你的朋友会抱怨你花太多的时间在网上;(4)由于你花太多的时间在网上,以至于会耽误学业;(5)你尽量隐瞒你在网上的所作所为;(6)你会同时想起网上的快乐和生活的烦恼;(7)没有了网络,生活会变得枯燥、空虚和无聊;(8)深夜上网而不睡觉;(9)睡觉、上课时你仍想着上网或幻想着上网;(10)你上网老想着“就再多上一会儿”;(11)你尝试着减少上网时间,但却失败了;(12)你企图掩饰自己上网的时间;(13)你选择花更多的时间上网而不是和同学去玩;(14)当你外出不能上网时,你会感到沮丧、忧虑和焦虑,一旦上了网,这些感觉就消失了;(15)你会用自己节省下来的生活费去上网,而不是考虑明天是否有饭吃;(16)别人阻挠你上网时,你会非常恼怒和吵闹。评分标准是:按照发生的频度,用0分~5分进行评分,0分~5分的具体含义是0代表“没有”;1代表“罕见”;2代表“偶尔”;3代表“较常”;4代表“经常”;5代表“总是”,把各题选择的分数加在一起,如果超过40分,就说明已经具备网瘾的症状了,如果超过60分,就可以确定患网瘾症无疑(注:马宁、王辉:《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形成的心理机制及预防和干预》,《高等理科教育》(刊期不详)。)。
8. 杨文娇、周治金的“3维度5级评分”标准
他们根据网络成瘾的症状和特征自编网络成瘾类型问卷(注:杨文娇、周治金:《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主要包括3个维度,即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问卷、网络游戏成瘾问卷和网络信息下载成瘾问卷。采取5级评分标准,得分越低,则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明显。
不同的研究人员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旨趣,提出了不同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但到现在,仍无一套经过严格科学检验的标准。因此,尽快研制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诊断工具应是以后网络成瘾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四、网络成瘾的特征
1. Young概括的主要特征(注:Young. K. S. 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 Innovations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 1999,17:19-31. )
(1)突显性( Salience)
网络成瘾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控制,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
(2)情绪改变( Hood Modification)
如果停止使用可能会产生激怒、焦躁和紧张等情绪体验。
(3)耐受性( Tolerance)
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
(4)戒断反应( Withdrawal Symptoms)
在不能上网的状况下,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体验。
(5)冲突( Connict)
网络成瘾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如与家庭、朋友关系淡漠,工作、学习成绩下降等;与成瘾者其他活动的冲突,如影响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和其他爱好等。成瘾者内心对成瘾行为的矛盾心态: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又不愿放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
(6)反复( relapse)
2. 弗里希·戈赫特概括的特征(注:马宁、王辉:《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形成的心理机制及预防和干预》,《高等理科教育》(刊期不详)。)
他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典型症状是:上网时容光焕发、精力充沛,在网上能连续待上十几个小时不休息;下网后精神疲惫、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眼光呆滞、表情木讷、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不惜荒废学业,放弃就学机会。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和饮酒,滥用药物。
3. 谢延明概括的特征(注:谢延明:《关于网络成瘾对人的心理影响的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
(1)强烈的依恋。上网成为成瘾者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并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2)情感淡漠。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对亲友则显得更为冷漠,情绪低落时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而在网上倾吐。因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易与家人发生冲突。
(3)人际交往范围变窄。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受挫,导致其更多的上网行为。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
(4)意志力薄弱。网络成瘾者和药物成瘾者相同,具有反复性。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也比计划的时间长。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
国内其他学者如程亮、张明志等,也在这方面开展了研究。
五、网络成瘾的危害
1. 对生理的影响
孟令芳、衣新发、周春莲、程亮、谢延明等人在各自的研究中都谈到了网络成瘾对使用者生理健康的影响。他们认为成瘾的青少年长时间“泡”在网上,缺少必要的锻炼和休息,对其视力、成长中的骨骼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孟令芳指出(注:孟令芳:《青少年网络成瘾探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网络成瘾开始时出现精神上的依赖现象,到后来可能发展为躯体上的依赖,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症状。从生理上讲,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中相关的神经中枢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异常,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造成的,实际上是一种过度疲劳。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如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等,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引起其他的疾病。更为严重的网络成瘾患者还会产生其他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谢延明特别指出(注:谢延明:《关于网络成瘾对人的心理影响的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睡眠的剥夺和生物钟的紊乱导致成瘾者过度的身心疲劳。
2. 对心理的影响
张宏如在《网络成瘾大学生动机与人格特征》一文中认为:
(1)影响健康人格的塑造。上网者大多以假面具来伪装自己,可能使人失去自我感和现实感,形成软弱、虚幻的人格。网络虚拟空间的表现与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具有的强烈反差导致了沉溺者的双重人格,他们夸大自己的次要性格,自我向本我妥协,在互联网上一味追求快乐原则,但另一方面又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产生焦虑。另外,出于好奇性而易上网者容易导致异装癖、同性恋倾向等不健康人格。
(2)产生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的突出表现是浏览信息数量增多,但接触信息种类却在减少;上网时间增加,感受信息阈值却在递减。此外,长期上网可能造成认知麻痹现象,也就是人们长期感知同一事物后容易导致对该事物的感受性降低。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后继的信息对人们的感受程度下降。上网时间越长,感受性就越低,时间浪费也就越多,易产生“丧失时间感”和错估时间现象。
(3)导致人际交往心理变异。邱杰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一文中指出网络成瘾容易引发学生:
A. 信息选择失度。即对信息资源的选择过杂、过乱和无度,大学生网民对网络产生过份依赖心理,不能过滤和筛选必要的信息,常浏览一些盗版信息、污秽信息、虚假信息、过时信息、错误信息,造成身心健康的严重损害,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
B. 情感自我迷失。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情感的空间,和网友们可以尽情地沟通,享受着无拘无束的愉悦。同时,网络也给他们造就了一个宣泄情绪、放纵冲动的场所。网络成瘾使得一些大学生心理闭锁,情感迷失,已经成为明显的心理问题。
C. 道德意志弱化。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情感的沮丧,道德意志的无奈,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消解传统道德的基础,造成责任观念的淡漠。
D. 行为角色混淆。在网络世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自己理想的“自我”,迷失了现实的自我,使大学生混淆现实角色和虚拟角色的界限,造成心理错位,行为失调,损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E. 网络人格异常。人格异化是指人格模式的不稳定状态,主要表现为偏执型人格、自恋型人格、剧化型人格、边缘型人格等。受戒断心理的干扰,大学生的网络人格很容易发生变异,上网时间失控,行为不能自制,时常焦虑、忧郁、情绪剧烈波动等。
3. 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孟令芳认为网络成瘾会导致个体学习成绩下降、引发社会难题,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
衣新发、俞国良认为网络成瘾首先会造成时间管理问题,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由于难以抗拒的上网冲动,在网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做那些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这不仅使青少年宝贵的时光流逝,也影响到青少年方方面面的发展。
周春莲等人谈到了网络成瘾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认为许多网络成瘾者为享受网上乐趣而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宁可荒废学业或事业,甚至抛弃家庭。有的人则沉溺于网恋之中不能自拔,为了虚拟情感而抛弃现实的家庭。网络成瘾患者由于长期脱离现实生活,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目前,网络成瘾引起的暴力事件已日趋增多。
谢延明认为网络的过度使用导致了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人在网上待的时间越长,他们在现实中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就越少,“人——机——人”的交流模式取代了“人——人”面对面的交往模式。对于网络成瘾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以机器为中介,极大地减少了人际直接交往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所取代。由于网络人际关系具有短暂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网络成瘾者人际情感的远程交流冲击了原有的近亲情感。人类情感的真实表达需要手势、语言、表情等媒介,而网络中的交往仅仅停留在运用简单的符号来传递,缺乏现实情感体验。网络成瘾者的“触角”变短,视野变窄,逐渐产生“交往剥夺”感。在网络中虚拟的人际范围变大,但实际上缩小了个体现实的交往圈子。
六、网络成瘾的原因
1. Young的分析
Young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网络成瘾的ACE解释模型,认为是网络具有的匿名性、方便性和逃避现实性特点诱使个体沉溺于网络世界。
2. Kiesler和Joinson的分析
他们提出,“去抑制性”( disinhibiton) 是网络导致用户沉溺的最根本特性,它是指个体在网络社会中因受某种外加因素的影响所出现的抑制作用的减弱,因而其行为比现实生活中更不受约束。
3. Davis的分析
他提出认知——行为解释模型,认为适应不良认知是网络成瘾的充分条件。
4. Grohol的分析
他提出阶段解释模型,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阶段性行为。
5. John的分析
他根据“需要满足”的观点解释网络成瘾,认为当需要被压制、忽略、转移或陷入一个表面的、间接满足的恶性循环时,往往会出现病态的固执和成瘾。
6. 生理学分析
生理理论认为人脑中有“快乐中枢”,当网络成瘾者上网时会对大脑进行化学反应式的刺激,从而释放出多巴胺,进而使人产生快感。如果这种刺激是经常性的,大脑会强化自身的这种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成瘾行为(注:孟令芳:《青少年网络成瘾探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教授基姆伯雷博士的一份研究资料表明,网络成瘾的发生机理是由于沉溺者上网时间过长,使得大脑相关的高级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并使血压升高。然后则令人更加颓废、消沉。这些劣性改变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免疫功能降低,使肌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注:冯小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12月。)。
7. 心理学分析
英国大不列颠心理学会的近期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群体是网络成瘾的易感群体。坎德尔( Kandell) 的研究同样表明(注:衣新发、俞国良:《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述评》,《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12月。),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比其他群体更容易产生诸如网络成瘾等问题行为。为什么青少年会成为易感群体呢?这除了他们具备丰富的网络知识外,还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关。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不断发育和心理趋向成熟的特殊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育出现了剧烈变化,并以一定的方式影响着心理发展,从而呈现一些显著的心理发展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少年陷入网络成瘾之中。
8. 人格缺陷分析
但是,并非所有上网的青少年都会陷入网络沉溺,网络仅提供了成瘾的可能性。缺陷人格理论(注:孟令芳:《青少年网络成瘾探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认为: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有关,是否沉溺,更取决于沉溺者自身的某些人格特质,一定的人格倾向使个体易于沉溺,网络只是沉溺的外界刺激之一。
国内外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设。PratarelliMF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分别就沉溺者网络使用中的病理行为、功能和一般目的性满足以及无任何动机四个方面考察,发现有些病理性网络使用者具有与网络强迫性使用有关的性格特征(注:黄涛、杨林胜、赵淑英:《病理性网络使用研究概述》,《实用预防医学》,2003年10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都显示网络成瘾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抑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Young用在线调查法结果显示成瘾者为轻度至中度的抑郁,推测抑郁是导致IAD的一个主要因素。Kraut认为网络的使用与个体抑郁、孤独和受到打击高度相关。另外,研究者还认为具有低自尊、焦虑、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拘禁以及自我封闭等与抑郁有关的人格特征的人易网络沉溺,而辛辛那提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内森·夏皮拉发现他的网络成瘾病人中,大多数患有狂躁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
国内已有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他们认为个性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最主要因素。周涛对湖南四所大学的调查发现,社交焦虑越严重的学生网络成瘾的倾向越高。其解释为具有社交焦虑的学生一般缺乏自信,回避现实,而网络的虚拟社区能够提供给他们进行深层次交流的空间,有利于他们的精神慰藉,增强其自信心。林绚晖和张宏如分别利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进行的调查显示,推理能力和支配力与网络成瘾者呈负相关,说明由于上网所带来的情绪不稳定,容易造成网络成瘾者智力水平相对较低且较为退缩,进一步表明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表明网络成瘾者普遍不能约束自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冯国双、郭继志,周春莲等:《国内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进展》,《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6月。)。
9. 家庭环境缺陷分析
张兰君对西安市四所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中,多数人的父母对他们管教严格,惩罚严厉,操纵、控制他们的倾向较为明显。说明过严的家庭环境可能是网络成瘾的一个影响因素。
10. 社会支持缺陷分析
王立皓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的研究表明,人际交往、社会支持等各种需要很可能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机之一。许多网络成瘾者尤其是网络高手,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现实生活中所体验不到的满足感和虚荣感。一旦下网,会有一种失落感,对社会支持的要求会促使他们重新投入到网络中。
11. 综合因素分析
刘树娟,张智君提出社会——心理——生理解释模型,认为网络成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并可显示社会、心理和生理等各种效应(注:刘树娟、张智君:《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应用心理学》,2004年,第2期。)。
12. “合力”论分析
段兴利提出了青少年网络沉溺的IYE解释模型,认为是三种“合力”(来自网络的吸引力、青少年自身的推动力和环境的影响力)导致了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注:内部资料,段兴利的“青年社会学”讲稿。)。
七、网络成瘾的防治
周春莲等人提出要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入手。他们认为,网络成瘾的预防要从加强教育工作、家庭教育指导、对网络的法规管理方面切入;对成瘾者的治疗,则要求学校、家长首先能够及时发现并通过控制成瘾者的上网时间、开展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手段来达到目的。
张春燕提出了四个具体步骤:第一步是评估网络成瘾者对于网络的使用模式;第二步是鉴别引发成瘾行为的深层次问题;第三步是制定一个计划,立即着手解决当前的生活或工作上的压力;第四步是帮助成瘾者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来克服成瘾行为本身。她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治疗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二是要争取当事人身边的人对他的支持和监督。
李三波提出从六个方面进行治疗:一是让学生意识到成瘾行为的危害性;二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青少年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三是控制上网时间;四是教师要把学生上网的注意力引导到查资料、找信息上;五是家长要关心孩子上网的成果;六是网吧经营者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
程亮认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矫治办法是:一是行为矫正法,具体可以采用厌恶疗法(药物厌恶法;想象厌恶法)和系统脱敏法,二是认知疗法。
马宁、王辉建议对确已上网成瘾的学生要进行心理干预,具体可以采用强化干预法、厌恶干预法、转移注意力法、替代、延迟满足法、团体辅导法。
彭阳提出要建立一个立体交叉式防护网络,让青少年在这个网络中得到正确、及时的引导和保护,他认为应建构网络法律法规与伦理导向机制,加强互联网的管理,青少年要加强自身心理品质的培养,提高行为自控力,家庭、学校要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
吴娟等人则认为应根据造成网络成瘾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韩春风从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苏国辉提出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让学生掌握获取有价值信息知识的方法和修养,克服网络使用不当。
关于网络成瘾的防治,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措施,可谓见仁见智。但是,这些办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验证。因此,加强对网络成瘾防治措施的探索将是以后本领域研究的又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王立皓、董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2期。
[2]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4期。
[3]张宏如:《网络成瘾大学生动机与人格特征》,《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5期。
[4]张春燕:《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心理治疗》,《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9月。
[5]李三波:《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预防》,《职教论坛》,2002年,第4期。
[6]霍彩芳:《网络时代新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教学与管理》,2004年8月。
[7]周涛:《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5月。
[8]程亮:《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及其矫治》,《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3期。
[9]邱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年,第3期。
[10]邹琼:《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机和对策探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7月。
[11]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第4期。
[12]刘梅、卢捷:《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及行为的探讨》,《沈阳大学学报》,2003年6月。
[13]魏宁:《网络成瘾:虚拟空间对青少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教育》,2003年,7~8。
[14]朱美燕、朱凌云:《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2002年6月。
[15]刘翠花:《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分析与对策》,《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8月。
[16]韩春风、赵光明、朱国和:《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思考》,《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2月。
[17]张明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8]李娟:《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分析及引导对策》,《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8月。
[19]陈明龙、陈光建:《青少年网络成瘾分析及对策浅论》,《兰州学刊》,2003年,第1期。
[20]苏国辉:《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思考》,《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