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政策研究  >  学术论文

关于社区情感的理论发展与实证研究

作 者:丁凤琴       来 源:《城市问题》2010年第07期
  
  摘 要:社区情感是社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通过对以往社区情感相关研究的梳理,具体介绍了社区情感的内涵结构与形态特征、社区情感的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社区情感,社区归属感,社区满意度,社区认同

  社区研究主要从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进行,前者侧重于社区的地域界限,后者侧重于社区居民的心理层面,包括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满意度等社区情感。社区情感是社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情感的内涵不断拓展,已从单纯的地域情感转移到了地域情感与社区成员间情感需求并重上。

  一 、社区情感的内涵结构与形态特征

  1.社区情感的内涵结构

  社区情感最早受到社会学家的关注。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es)1887年首次提出社区的概念时就认为,社区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彼此关系密切,而且守望相助。根据滕尼斯的阐述,社区情感是一种广泛而明显地存在于社区成员之间密切而富有人情味的人际情感关系。

  20世纪初,社区心理学产生,人们更加注重通过社区环境与实践来矫正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在此过程中,麦克米兰(McMillan)和查维斯(Chavis)提出了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和最有代表性的社区情感的定义:一种成员所拥有的归属感,一种成员彼此间及与整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情,以及对成员的需求将通过他们对共同生活的认同而得到满足的共同信念。这一定义强调了个体成员的情感意识、个体与其他成员的双向影响力、个体与社区建立联系并在社区组织中满足自己的愿望与需要的倾向以及个体与其他成员及其组织的共同情感。在对社区情感探索研究十年之后,麦克米兰提出了社区情感的“四要素”模型理论,系统归纳了社区情感的结构层次。他认为,社区情感由情绪感受、人际信任、公平交换和传承艺术四个因素组成:情绪感受主要指情绪安全和归属感;人际信任主要指团体规范、决策能力和基于理性的权威;公平交换主要指以物质交换为基础的人格上的平等和认同;传承艺术主要指以集体体验和记忆为基础的共同文化历史积淀。这四个要素既强调了个体情感因素和社区组织因素的作用,也强调了个体的自我认知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情感交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体对社区组织的依附关系,同时也强调了社区文化历史的价值与意义。

  我国学者邓遂则认为,社区情感特指社区中存在的各种有利于人们情感关系的、和谐的情感总称,它不包括那些对抗性、冲突性、不利于人们情感关系和谐的破坏性的情感。社区情感包括以下基本情感:社区认同感、归属感、熟知感、信任感、安全感、荣誉感、亲密感、依恋感等,其中社区归属感是核心,是在其它基本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不但强调了社区情感的构成成分,同时也强调了个体对社区文化的认同作用和社区情感的正面价值与意义以及对建立和谐社区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因此,社区情感的形成是人们对社区产生的链式的、共同价值基础上的积极正向反映。

  2.社区情感的形态特征及其发展

  社会学界对社区情感的研究没有统一的研究构架,大多数的研究分散于与社区情感相关的主题中,如社区认同、社区归属感、社区满意度等,而且大多数学者认为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情感的核心。

  对社区归属感最明确的定义,最早源于对地方归属感的研究与分析,研究者实际上是用地方依恋、地方归属感、场所依赖来概括以地理因素为基础的社区归属感。所谓地方归属感是指基于客观地域经济和物质条件而对地方产生的满意和依恋程度,它是影响个体或群体进行迁入、定居、迁出某地域的重要因素,与地方依恋、地方依属、场所依赖的概念相同。段义浮(Tuan)在1974年首先提出了恋地情结(Topophilia)的概念,并认为恋地情结是人与场所之间形成的感情联系,这种感情联系是人对地方的关系、感知、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总和。段义浮的观点充分说明了地方与人之间存在着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主要集中在人文地理方面,强调的是个体对地方的依赖,是一个地方性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比较广泛而模糊,没有明确的边界范围。海德尔格(Hidalgo)和赫尔南德斯(Hernandez)将地方依恋定义为:在个人与特定地方之间的乐观的情感联系,其主要特征是保持接近这个地方的一种个人情感趋势。这种地方依恋感已带有明显的边界指向性,个体对特定地方由于记忆与感受的深刻性,就会产生对该地方依附的心理倾向。布朗(Brown)等则从个人和街区(邻里)两个层面分析了地方依恋的差异,并讨论了地方依恋在邻里复兴中的作用,以此说明地方邻里关系以及群体凝聚力对地方依恋的作用。

  社区认同最早也是在研究地方归属与地方认同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多数研究者的着重点不是界定社区认同的内涵,而是探讨其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作为相关变量或因变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或其形态维度的构成。普洛汉斯基(Prohansky)探讨了地方认同的概念,认为个人通过对地理意义上的地方依恋,获得了一种归属感,为生活赋予了意义,也就形成了个人对地方的认同。他强调了地方认同是建立在地方归属感基础之上的,通过地方归属感的建立,个人就获得了对地方价值和意义的认同。劳迩(Low)和奥尔特曼(Altman)等认为地方依附包括情感联结、认知联结和意欲联结三个维度:情感联结为情感依附,指人对一个地方的喜好和感受;认知联结为地方认同,地方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指意识到自己是哪里人,并将自己的价值观、精神追求等同该地方的价值、精神相联系,从中获得归属感;意欲联结包括地方依赖和社会联系,前者是一种功能性依附,指一个地方拥有满足人们某个需求的能力;后者指建立社会关系,参与地方活动,为地方做贡献等行为的倾向程度。我国学者高鉴国则认为,社区认同涉及社区对个人的符号意义和社会价值,即社区成为个人自我认同对象的过程和程度,社区认同类似成员意识。

  对社区环境和文化等客观条件的主观评价涉及到居民对社区的满意程度。最初的社区满意度往往被限制于对地域性的客观资源的满意度,包括居民对于社区服务的社会心理反映或者是对于环境质量的主观感知。社会学家一般将社区满意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总体社区满意度,主要考察人们对社区生活的总体心理感受,另一类是具体领域的社区满意度,主要考察人们对社区生活具体领域的心理感受。从具体领域或具体内容来看,基恩(Gene)将它分为以下具体方面:作为一个居家的地方、医疗和健康服务、社区学校、获取足够收入的机会、老年活动、少年活动、社区商业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和活动、社区环境面貌。可见,个体对社区的满意度和归属感确实离不开社区的环境建设,社区环境建设越人性化,服务理念越超前,居民的满意度与归属感越强。同时,社区的环境建设水平与服务理念又需要人的主观建构与认同以及通过社区满意度和归属感来进行鉴定与判别。

  综上所述,研究者在对社区认同、社区归属感、社区满意度进行研究时,总是倾向于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或用其中某一个概念来说明另一个概念,或将其中某两个概念作为另一概念的构成成分。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相关性或重叠性很高,但这三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社区认同强调的是社区对个人的意义和价值;社区归属感强调的是个体对社区的情感投入;社区满意度强调的则是个体对社区客观条件的主观评估。

  二、社区情感的理论基础

  1.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Lewin)认为,要理解或预测行为,就必须把人及其环境看作是一种相互依存因素的集合,并称之为个体的生活空间(life space)。行为发生在这种生活空间之中,它既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也是生活空间的函数。生活空间将人和环境融合为一个共同体,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它部分的变化。通俗地讲,不同的人在相同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勒温将生活空间看成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场,即场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生活空间中,勒温并把它延伸到了社会空间,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石。将勒温生活空间的概念与思想应用在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中,具体是指,不同个体由于对同一社区环境的认同、满意度不同,相应地对社区的归属感也不同,其社区参与行为也会发生改变,个体与所处的社区环境之间构成了不可分割的、双向的影响。因此,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应以建筑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基础,在社区环境理念的设计上,将个体的心理需求体现并融入社区环境设计之中。

  2.“态度-行为”论

  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对行为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个人的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对个人行为具有调控与指导监督的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态度具有认识的成分、情感的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成分,其中,认识的成分是由对态度客观对象的信念与认知构成的,是态度形成的基础;情感的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体验,是态度形成的核心;行为的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反应倾向,是态度的结果。总之,一个人对外在客观对象的认知会影响他对此对象的情感,进而也会影响他对此对象的行为。

  具体用在社区建设中,则个体对社区组织与社区环境的认同感越强烈,对社区喜爱、依恋和投入越强烈,相应地就会越发关注社区的发展与建设,并能积极参与社区的发展与建设。可见,如果要改变一个人对社区的行为,我们最好设法改变这个人对社区的认同与评价,而这个“改变”能否成功,根本的在于社区的外在环境以及社区组织的服务理念是否能变得更好。

  3.社会网络理论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巴恩斯(Barnes)认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群体、组织、亲属和朋友的关系中,在这种人际关系中,个人可以看成是点,个人与个人或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可以看作是线,这种点与线的连接结构变化就是社会网络。社区网络从属于社会网络,可以从社区居民的互动频率、情感程度、亲密度等方面来说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社会互动。社区作为一个生活在一定地域上的,居民彼此间有着密切关系的共同体,其居民社会支持网络除了来自于家庭和亲友的支持外,还包括社区中的邻里、组织和兴趣群体等的支持,这些支持正是在社区中经过一段时间形成的。因此,居民对于自身社会支持网络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为对于居住地点和所处社区的情感。

  三、社区情感的研究现状与影响因素

  1.社区情感的研究现状

  “社区失落论”的倡导者曾认为,经过大规模城市化后,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人口密度提高和异质性增强,加剧了人们之间的分化,使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关系冷漠,城市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渐淡漠。在社区生活中,当城市居民缺乏对社区积极主动的归属和认同时,其社区参与意识下降,表现为消极的社区情感与行为。然而,我国大多数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社区情感是存在的,并且积极情感高于消极情感。

  雷洁琼对北京某社区的调查发现,低等文化程度居民、中等文化程度居民和高等文化程度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均值分别为3.70、3.43和3.78,大于平均数3.0.这说明,居民正向积极的社区情感是存在的。张桂蓉对长沙市某社区调查发现,80.8%的居民对所住社区有亲切感;60.8%的居民认为如果搬到别的社区,对本社区仍有思念之感;55.7%的居民认为,如果可重新选择,还会选择该社区。单菁菁对北京市部分社区493名城市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的调查结果表明,94.8%的居民对社区组织形式持肯定态度,96.8%的居民具有较强的社区认同感,66.6%的居民表达出较强烈的社区喜爱和地域意识。对社区总体满意度的研究方面:11.4%的居民对目前所在社区的整体状况表示“很满意”,38.7%的居民认为“比较满意”。总体而言,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满意度水平是比较高的。

  2.社区情感的影响因素

  美国学者卡萨达(Kasarda)和贾诺威茨(Janowitz)提出了社区归属感的系统模式,强调了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信息,如个人在社区居住时间、社会地位、亲友关系等方面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目前,该系统模式已被西方学者广泛采用。例如,海德尔格(Hidalgo)测量了居民的地方依恋,结果表明,依恋程度随年龄和性别而变化。麦克安德鲁(Mcandrew)研究认为,居民的地方依附程度因人而异,和一个人的居住时间、年龄、性别、收入高低、社会阶层、种族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而言,居住时间越长,年龄越大,收入越低的少数民族人群对自己社区的依附感越强。克拉克(Clark)探讨了利益相关者是如何看待自然景观在社区情感中的作用的。研究表明,自然景观是利益相关者社区认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访问周边的公共自然区,并把这些地方作为他们居住在这里的重要原因使得利益相关者对社区的物质和自然景观比对社会文化要素更有认同感。

  国内学者也借助卡萨达的系统模型,研究了国内社区情感的影响因素。丘海雄对广州居民和香港居民社区归属感的研究发现,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和社区满足感。孙柏瑛等对北京居民的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受教育程度、居住年限、职业性质、对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环境的满意度会影响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社区归属感。他的研究既有人口统计学的个人指标,也有社区环境与设施的整体指标,内容比较全面而系统。单菁菁对北京市部分社区城市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和对社区进步的认知度是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最显著的因素。

  总之,国内外学者以系统模式为基础,研究了影响居民社区情感的因素,并且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结论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说明影响居民社区情感的因素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四、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首先,虽然研究者开展了对社区情感的内涵、结构的研究,但由于社区情感的各个成分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究竟是社区归属感包含社区认同,还是社区认同包含社区归属感,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它们的界定不同,确定构成要素的依据和标准不同,相应的其构成要素也不同。因此,今后应注重社区情感的内涵、构成要素的依据和标准的研究。

  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实证研究比较缺乏,研究学科比较单一。国内外大量研究都是以已经存在的某个社区为研究起点,采用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经验概括法等主观的、经验的和直接感受描述的方法收集资料,来对人与社区的情感关系做人文主义的阐释,并在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探讨和阐述社区情感的概念、构成和作用以及用定性描述问卷来调查研究社区情感的现状,这都是一种理论上的思辨。同时,仅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社区情感,忽略了生态化的视角分析。为此,今后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实证研究,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一些能反映居民社区情感的有信度与效度的实证问卷,并考虑问卷的使用范围与条件,真正将居民的社区情感反映出来并作横向与纵向的比较;还应将社区情感的研究角度逐渐扩大,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研究发展,如引进人类学、经济学、环境心理学、城市社会心理学等学科。

  再者,在研究内容上,除了分别对社区的物质环境要素、社区居民的思想意识及居民交往等非物质空间要素进行专门研究之外,还应通过研究居民日常生活行为与社区物质环境、社区组织活动以及城市发展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等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来对居民社区情感进行整体研究。

  最后,关于社区情感的本土化问题与应用问题。关于社区情感的研究最早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研究的结论是否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居民,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所以,社区情感研究的本土化问题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同时,对居民社区情感的调查研究比较丰富,但如何利用居民对社区的情感开展社区实践服务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今后的研究应注重利用居民社区情感的表现特点,将社区情感的理论转化到社区实践中。其主要做法是,进行社区实践与社区培训,在社区开设社区心理辅导和专科训练课程,积极鼓励有一定社区辅导技术和课程训练的高素质、责任心强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与本辖区的居民更容易沟通,更值得居民信赖,其切身经历比空洞的说教更具说服力和可借鉴性,从而能更有效地为社区居民化解各类纠纷和矛盾,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