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政策研究  >  学术论文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分化与综合

作 者:王兴周       来 源:《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1996年01期第90-97页

  〔摘要〕社会学的前科学渊源、社会学理论家的出身背景、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征等因素造就了西方社会理论多元化的局面,要扭转或阻止这种多元化趋势是不可能的,至少是极其困难的。但是,韦伯、帕森斯、布劳三位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学理论大师分别从调和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人文主义社会学、建立跨学科的巨型社会理论、填补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之间的鸿沟出发,先后进行了规模较为宏大的社会学理论综合工作。

  〔关键词〕西方社会学理论 多元化 韦伯 帕森斯 布劳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是一部多元化、流派化的历史,从未形成真正统一的局面。这差不多已成为中外西方社会学研究者的共同结论;然而,在西方社会学史上,曾有三位社会学理论大师尝试过进行社会学理论的综合,并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这一点少有论著进行探讨。为此,本文拟就此作一探索性研究。

  一、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多元化局面

  社会学产生不久,就出现了理论上的分化和对立。这种趋势到20世纪初进一步发展,6070年代以后愈演愈烈,几乎达到了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局面。可以说,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多元化特征是西方社会学史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就像社会学理论本身不统一一样,对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划分也众说纷纭,充分体现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下列几种划分方法仅是较有代表性的几种:

  玛格丽特·波洛玛说:“社会学中的那些主要的互相对立的派别,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划分。”她举例说,“凯顿(William R.Catton)曾经对‘泛神论的’社会学(animistic sociology )和‘自然主义的’社会学(naturalistic sociology )进行过讨论。而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则提出了‘实证主义的’(positivisic)社会学与‘解释性’(interpretative )社会学的区别。马丁代尔(DonMartindale)也探讨了‘人道主义’(humanistic )和‘科学的’(scientific)社会学在历史上的渊源。”〔1 〕她自己对这些划分都不满意,根据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又将社会学理论分为三大流派:(1)自然主义或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流派;(2)人道主义或解释性社会学理论流派;(3)评价性社会学理论流派。然后, 她将西方社会学史上的各种理论都纳入这个框架进行解释。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理特尔(Georage Ritcrc1975年在《美国社会学家》杂志上发表《社会学——一门多范式的科学》一文,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对现存社会学流派进行了分类〔2 〕:(一)社会事实范式。包括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二)社会定义范式。包括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三)社会行为范式。包括社会行为主义、社会交换理论。另有社会批判理论和社会生物主义不属于任何范式,有望成为新的范式。这种观点影响颇大,被许多社会学者所引用。

  乔纳森·H·特纳在《社会学理论的结构》这一名著中, “主观地给这些观点划分界限”,“分析五种总的社会学观点或取向:(1 )功能理论,(2)冲突理论,(3)交换理论,(4)互动理论,(5)结构理论”,并认为“这些总观点并不构成范式”。〔3 〕他用这样的分析框架概括并分析社会学理论,以至于将不少社会学大师的观点拆成几部分,分别归入不同的“取向”中去。

  这种引证还可以继续下去,但本文的这种引证只是为了描绘西方社会学理论多元化的特征,纠缠于对社会学理论的划分的争论则不是本文的任务。笔者只想指出,不管如何归类、划分,西方社会学理论不统一、多元化、流派化的特征是明显的。

  二、西方社会学理论多元化的原因

  西方社会学理论多元化局面的出现可以说是必然的。我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学的前科学渊源

  社会学理论的分化和对立主要是方法论的分化和对立,这种分化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实证主义→科学主义→自然主义;一是人文主义→反科学主义→人道主义。这种方法论的分化则渊源于社会学的前科学背景。社会学的前科学阶段是容身于以社会哲学为主的人文学中的社会研究,这种社会研究经历1719世纪自然科学经验研究方法的冲击和洗礼,慢慢地从人文学中分化出来,变成了独立的经验科学,这就是社会学。有人形容,人文学是社会学的“母亲”,而自然科学是社会学的“父亲”,社会学是一种“子辈”科学,自她诞生之日起,就对自己的“母亲”深深地眷恋,而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既爱又恨的矛盾心情。“社会科学家几乎总是遭受双重诱惑之苦。他们总是根据这个方向或那个方向的学术偏好,或者认为他们的研究对象似乎只是自然科学的另一个分支,或者认为是人文学的分支”〔4〕。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分别代表了这两种倾向。倾向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实证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没有根本区别,于是毫无顾忌地借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孔德、斯宾塞、迪尔克姆、帕森斯、科塞等人就是代表。倾向于人文学方法论的人文主义则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主观世界、意义世界,与自然界有本质区别,简单地将人类社会还原为自然界来进行分析和解释是不科学的,它忌讳借用自然科学的思想武器,深怕自然科学吞并社会科学的地盘。为此,它主要用传统人文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如投入理解)来从事社会研究,狄尔泰、李凯尔特、韦伯、舒茨、加芬克尔等人就很典型。这种方法论的分野贯串于社会学发展史的始终,至今没有结局。

  (二)社会学理论家的出身背景

  考察在社会学史上扮演主角的那些社会学理论家们的学术出身背景,不仅是一件十分有趣的工作,而且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学理论多元化的奥秘。下面,本文根据陈建远、施志伟所著《现代西方社会学》一书的材料整理出16位社会学理论大师的学术出身背景情况,并列成下表〔5〕。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出身于哲学和人文学的社会学大师最多,占6位;其次是自然科学,占4位; 接下来是社会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各占3位。可见,直接出身于社会学的社会学理论大师只有两位,大多数来自于其他学科,而且分布面相当广泛。这些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社会学理论家不可能完全摆脱其既有知识、初始兴趣和早期经历的影响;相反,其背景正好是他们从事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基础,所以,多样化的学术背景是多元化的社会学理论产生的重要原因。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学学科化的发展,社会学家的非社会学出身背景有所减少,但仍然未有根本改变。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征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复杂得多,是具有多种维度的多面体。一般的社会学理论家都只能从一种维度出发来建构自己的理论,由此形成多种多样的理论。具体说来,社会现象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维度:

  1.集体性和个体性。社会事实首先是一个集体事实,即整体大于个体之和,集体性独立于任何个体;另一方面任何集体都是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系列关联,没有个体就没有集体。由此,社会学产生之初,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倾向,一种强调集体性,认为群体是独立于组成它们的个体的客观实在;另一种坚持认为只有个体才有思想和行为,由此将集体的概念还原为‘人际’。这就是所谓“社会学主义”和“心理学主义”,或“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的分野。

  2.客观性和主观性。正如迪尔克姆在《社会学方法论》中所分析的,许多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人的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这就如自然现象。但与自然现象根本不同的是,社会事实都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意义,而且不少社会事实只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所以社会现象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由此导致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野。

  3.一般性和特殊性。一方面,社会现象之间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特征,有规律可寻,承认社会学是科学,就必须承认社会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另一方面,社会现象的一般性是相对的,任何社会事实都是发生于某一空间和某一时间的历史事实,具有特殊性、不可重复性。这导致了“自然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分野。

  4.事实性和价值性。任何社会事实都既是事实,又同时包含人所赋予的价值,即“是什么”总是和“应该是什么”难以截然分开。这导致了“经验科学”和“规范科学”的分野。

  综上所述,社会学理论的多元化是其学科渊源及其研究的主、客体特征所造成的必然趋势,要扭转或阻止这种趋势是不可能的,至少是极为困难的。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社会学理论家寻求多元化理论的统一,试图综合各种互相对立的社会学理论,其典型代表就是韦伯、帕森斯和布劳。下面让我们对他们的综合分别加以评述。

  三、韦伯对社会学理论的综合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产生并争取学科独立的时期,也即社会学的古典时期。在这个阶段,社会学十分幼稚,前科学特征仍十分明显,社会学的社会哲学色彩浓厚,其前科学阶段的学科渊源对它影响相当严重。从社会学产生开始,社会学理论就出现了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野和严重对立。实证主义以孔德、斯宾塞、迪尔克姆为代表,深受自然科学的熏陶,不承认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有本质区别,认为社会现象也具有一般性,通过科学方法可以寻求社会现象之间的必然规律,而且社会毫无疑义地可以作到与价值无涉,成为一门经验科学;主张社会学积极借用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与此相反,具有思辩哲学传统的德国学者,以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齐美尔为代表,形成了新康德主义思潮,他们反对实证主义的基本假设,认为社会现象是历史文化现象,是与人的价值相关联的,历史文化现象只具有个别性、特殊性,不具有规律性和一般性,主张用心理学方法即直觉领悟和投入理解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历史文化现象研究的客观性。韦伯对社会学理论的综合正是在这种学术背景下进行的。

  韦伯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思想家,他是李凯尔特的继承人,新康德主义的集大成者,全面继承了新康德主义的传统;同时他又吸收了实证主义的社会学思想,并力图将二者调和、综合起来,形成了他自己的理解社会学。

  我认为,韦伯对新康德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调和,综合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的。

  第一,韦伯提出“价值关联”和“价值回避”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韦伯首先承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历史现象,是与价值相关联的。社会学研究离不开研究对象的价值世界,必须作到价值关联,即必须理解行动者赋予社会行动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这就继承了新康德主义尤其是李凯尔特关于社会科学对象本质特征的解释。其次,韦伯又强调社会科学家在理解行动者的价值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价值回避,即回避研究主体的价值,避免研究主体的价值渗入理解过程,以保证这种理解只是原原本本地再现研究对象的价值世界,也就是只解决“是什么”,不关心“应该是什么”。他说:“一门经验科学不可能告诉某人他应该做什么”〔6〕。这样,他又站到了实证主义的立场上。由此, 韦伯在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以及如何对待这个特征的问题上将新康德主义和实证主义统一了起来。〔7

  第二,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这一方法论概念。理想类型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概念,提出这个概念实质上是要在实证主义方法与新康德主义方法之间寻找一种沟通和综合,它使一般化和个别化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弗赖尔所说:“理想类型的概念缓和了个别化的思维方式同一般化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对立,因为它一方面在个别现象中区分出特殊的现象,而另一方面,在一般化的道路上它只达到了典型的地步,而未达到规律的普遍性程度”。〔8〕通过理想类型, 社会学可以寻找社会现象之间的规律,但这种规律不同于实证主义的必然规律,只是具体因果律。这样,在社会现象有无一般性、规律性的问题上,韦伯用理想类型这个概念将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调和了起来。

  这样,韦伯跨越了社会学幼年时期形成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之间的巨大鸿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最大的社会学方法论问题。这不仅使韦伯顺利地建构了自己的社会行动理论,在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和宗教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其思想传入美国以后,对帕森斯、默顿等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促进20世纪社会学的成长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韦伯无愧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无愧为西方社会学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四、帕森斯对社会学理论的综合

  19世纪末,社会学从欧洲传入美国,接着与美国盛行的实用主义相结合,形成与欧洲社会学完全不同的特色,即以经验研究为主,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但其社会学理论却十分贫乏,阻碍了学科的发展。1922年苏联社会学家索罗金(P.A.Sorokin18891968年)来到美国, 带来了欧洲的社会学理论,使情况有所改变,但美国仍无自己的社会学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帕森斯开始了其社会学理论的构建。

  19241926年,帕森斯先后在英国和德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在这段时间,他涉猎了马林诺夫斯基、韦伯、迪尔克姆等许多社会学家的著作,吸收了大量欧洲社会学理论;更为重要的是,他培养了纯理论研究的能力和习惯。这成为其对社会学理论进行综合的基础。

  帕森斯建构社会学理论的策略是从理论到理论,“把社会学经典著作中的理论财富综合成一种综合性的总体性理论,是帕森斯全部学术生涯所努力的目标。”〔9〕帕森斯对社会学理论所作的综合规模宏大,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1937年,帕森斯出版了《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成为他的综合性理论建立的起点。在这本书中,他批判地吸收了马歇尔等人的功利主义、帕累托和迪尔克姆等人的实证主义和韦伯等人的理想主义三大流派社会学理论中有用的概念,加以综合,形成了他自己的“行动的自愿理论”。他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单位确定为社会行动,这直接继承了韦伯的观点;同时他吸收了实证主义者关于外在物理环境对社会行动有作用的思想、功利主义者把行动者视为追求目的的人并强调个人在作决定时有选择能力的思想,理想主义者强调观念和理想在个人的行动过程中的作用的思想;同时,他又分别克服了三者的不足,如功利主义者忽视人的行动有非理性存在、实证主义者的还原论倾向以及理想主义者的非理论化倾向等。这样,帕森斯的行动理论就成了对上述三种理论的整合:社会行动是行动者在外在条件和规范准则的限制下利用他所选择的工具和手段追求目的的过程。

  (二)1951年,帕森斯出版了他的第二部重要著作《社会体系》,将“行动的自愿理论”发展为“行动的体系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他借鉴、综合了帕雷托、米德、派克、滕尼斯、迪尔克姆等人的社会学理论。首先,“体系”这个概念来自帕雷托的社会学思想;其次,从单元社会行动到社会行动体系的桥梁是“角色互动”,其中“角色”概念来自派克的角色理论,“互动”概念来自米德的互动理论;第三,帕森斯认为社会体系趋于整合状态,即趋于均衡、稳定,这种社会整合论直接取自迪尔克姆的社会学理论;第四,帕森斯提出了著名的五个“模式变量”,包括情感性与非情感性、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普遍性与特殊性、先赋性与自致性、专一性与广泛性。这些概念在帕氏社会行动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使人格体系中倾向的形式、文化的价值模式和社会系统中的规范要求范畴化、模式化,而这五个模式变量都来源于滕尼斯关于“社会”和“社区”、迪尔克姆关于“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论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的美国学者才指出,帕氏的行动理论是把迪尔克姆的“社会团结”概念嫁接到韦伯的“目标——动机”框架上;从帕氏的“单位行动”概念看,有较多成份取自韦伯,从“社会行动规范”方面看,则吸取了迪尔克姆的不少思想。

  (三)1955年,贝塔朗菲提出了著名的普遍系统论,这对帕森斯影响很大。他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社会学理论综合和整合,以建立一般行动体系理论即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行动体系由行为有机体,人格体系,社会体系和文化体系等四个亚体系构成,它们分别满足适应、目标实现、整合和模式维系四大功能,又分别以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和家庭制度为代表,构成所谓AGIL公式。帕氏认为他的这个巨型理论适用于一切时空中的所有社会。在这个阶段,帕森斯野心之大,以至于他的这个巨型理论的综合对象已不限于社会学,已达到了跨学科的程度。第一,他的结构主义来源于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社会学;第二,他的功能主义源远流长,从孔德、斯宾塞的早期功能主义,到迪尔克姆的功能主义,再到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人类学功能主义;第三,他将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稍加改装就纳入自己的体系;第四,他有关人格、社会化的思想来源于社会心理学;第五,他有关文化的思想来源于文化人类学。另外,这个体系中还容纳了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的理论。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建构,不仅将他的学术活动推上了巅峰,而且完成了社会科学史上罕见的理论综合工程。

  (四)60年代以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体渐招致众多的批评,其中最激烈的批评是指责他的理论保守、乌托邦,只讲社会整合、稳定、静止,忽视社会冲突和变迁。为此, 帕森斯分别于1966 年、 1971年出版《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现代社会的体系》两部著作,提出了“新进化论”。这个理论认为社会是进化的,并包括四个基本过程:分化、适应能力加强、容纳、价值的概化,而且人类社会可分为初民社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三种类型。新进化论的提出是帕森斯希望将19世纪以斯宾塞为代表的古典社会进化论熔合进他的行动理论所作的努力。

  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帕森斯建构了他的巨型理论,这个理论几乎包容、综合了西方社会学史上的所有理论流派,并超出了社会学的范围,成为西方社会学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理论综合。

  五、布劳对社会学理论的综合

  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提出以后,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它统治西方社会学界达数十年之久,其他流派的社会学理论则受到压抑。然而,6070年代以来,帕氏理论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批判,各种各样的社会学流派又纷纷出现。针对帕氏理论是一种宏观理论,过于庞大,尤其忽视个人,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等微观社会学理论得到了发展;针对帕氏理论是一种自然主义理论,受人文主义传统影响的现象学社会学、日常生活方法论产生了;针对帕氏的保守,忽视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达伦道夫、科塞尔、马尔库塞等人提出了社会冲突理论和社会批判理论;另外还有帕氏理论的变种结构主义社会学等。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社会学理论家又开始寻求社会学理论的新综合,其中布劳(Peter M. Blau 1918~)的交换结构主义理论较具代表性。

  20世纪社会学理论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的分化,它源于社会学家对社会现象的集体性和个体性的不同理解。微观理论从个体出发,着重研究人际互动、社会交往和小群体,具有心理学主义特征,如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角色理论等;宏观理论从个体出发,着重研究宏观社会结构的规模、分化、整合、冲突、变迁等问题,具有社会学主义特征,如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批判理论等。近几十年来,布劳、柯林斯、吉登斯等人都想综合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布劳的交换结构主义理论就是这种综合的产物。

  布劳首先接受了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并以此为出发点,认为社会交换不仅发生于人际之间,形成微观社会结构;而且也发生于社会组织之间,形成宏观社会结构。布劳认为微观社会结构中的交换和宏观社会结构中的交换都包括吸引、竞争、分化、整合和对立这些普遍过程;但二者也有差异:(一)在宏观结构间的复杂交换中,“共享的价值观”有很重要的作用;(二)宏观结构间的交换网络要受到制度化;(三)宏观结构的子结构的相互作用影响交换过程。

  这样,“布劳力图把帕森斯、达伦道夫和科塞的许多假设和命题掺入交换思想中,这些交换思想超越了个体的局限性因而扩展了霍曼斯的思想”〔10〕。布劳的核心概念“交换”取自霍曼斯,而“社会系统”、“制度化”、“共享的价值观”等概念得益于帕森斯,其冲突、变迁思想又来源于达伦道夫。这样,布劳综合了一些理论传统,也充实了这些理论传统,“在重新发现交换过程中,布劳创造了一个交换、功能和辩证冲突论的具有建设性的混合体”〔11〕。“这是填补社会学理论中微观与宏观之间鸿沟的有益的尝试”〔12〕。

  本文1994912收到。

  DiversificationandSynthesisofWesternSociologicalTheories

  Wang Xingzhou

  Abstrac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Western sociological theories,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historicalorigins, personalbackground of sociological theorists andthecharacteristicsof variousfields, couldbedescribedasirreversible.However, three masters of sociology in differenttimes-Weber,ParsousandBlauconductedlargescalesynthcsizingsofsociological theories in succession from differentpointsofview, reconciled positive sociology andhumanismsociology,founded hugemultidisciplinarysociologicaltheoriesandfilledupthegulfbetweenmacroand micro sociologyrespectively.

  注释:

  〔1〕〔9〕〔美〕玛格丽特·波洛玛:《当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5页。

  〔2〕此文载《社会》1988年第10期。

  〔3〕〔10〕〔11〕〔12〕〔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339314343页。

  〔4Daya Krishna, On the distanction between thenaturalsciences, the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 xvi. N. 4 1964, P. 516.

  〔5〕〔8〕陈建远、施志伟:《现代西方社会学》,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9页。

  〔6Max Weber, The Meth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TheFree Press, 1949, P. 54.

7〕参见杨心恒、王兴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南开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