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政策研究  >  热点争鸣

十大名楼申遗遭质疑,能否唤回景区的公益性?

作 者:梁瑜       来 源:中国经济网
  

  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最近传出计划集体“打包”申遗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不少学者担忧,缺少原真性,历史文化名楼申遗或将“无疾而终”。也有人质疑名楼申遗的背后也许是商业利益作祟,微博网友“十二玉楼在帝都”表示“不反感申遗,更多担心的是申遗涨价的意图”。(11月5日《北京晨报》)

  十大名楼申遗遭受质疑,不仅没有让人感到遗憾,反而深感欣慰。这不是幸灾乐祸,而是看到了公众对申遗热的理性遏制,对景区回归公益性的期待。翻阅资料发现,十大名楼大多经过翻新,年龄最小的南京阅江楼只有11岁,唯一历史悠久的恐怕只有名字了。如此缺乏历史原真性也能加入申遗大军,不能不让人怀疑其背后的涨价意图。

  这也不是危言耸听,景区一旦申遗成功就涨价的不在少数。福建土楼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起初还声称不涨价,但从2009年6月25日起竟然集体涨价。其中,南靖土楼田螺坑景区门票从原来的50元/人次调为100元/人次,华安大地土楼群门票从原来的30元/人次调为90元/人次,永定初溪土楼群门票从原来的 50元/人次调为70元/人次。其他如苏州园林、黄山、九寨沟、平遥古城等也是在申遗成功后纷纷上调价格。

  申遗成功本来是一件令国人非常自豪和高兴的事情,因为它既能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又能加强对景区的保护,但是近年来的申遗热有些让人不堪重负,往往只见景区涨价,不见保护。据统计,安阳殷墟申遗投入2.3亿元,开平碉楼花了1.36亿元,五台山光景区整治搬迁等费用就花了8亿元,“中国丹霞”申遗价码高达十几个亿。在门票是景区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如此高的申遗成本自然会转嫁到游客身上,由此而来,门票涨价难以避免。

  另外,申遗成功后,很多景区为吸纳更多游客开始筹措资金大兴土木,令人忧心的正是这种“建设性破坏”,一方面建设资金缺口很可能会通过门票涨价来填补,另一方面对景区的过度开发也会造成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价值降低。张家界曾因“超容开发”被联合国遗产委员会亮“黄牌”警告,为了“摘黄”,恢复武陵源的自然风貌,张家界当地政府不得不将景区内近34万平方米建筑物全部拆除,此举花费数亿元人民币。

  从景区申遗开始、成功到维护,当所有的申遗成本都通过门票涨价转嫁到游客身上时,景区只能是离公益性越来越远。事实上,由于花费巨大,欧美等不少国家早已不再热衷申遗。从1995年起,美国就不再积极申报,英国于2008年宣布不再申遗,因为政府发现每年世界遗产景点所带来的收入,远不及维护成本。而与此同时,在国外良性运作的旅游景区内,门票收入占景区总收入的比重较低,如美国费城独立厅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等文化遗产公园均不收门票。

  其实,我国西湖自2003年就开始免费开放,2011年申遗成功后也未涨价,但杭州市政府通过拍卖、出租景区商业网点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也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景区申遗本身没有错,但是申遗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公众享受到更多实惠,而不是抱着涨价意图去申遗,更不能“申遗成功、公众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