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事件频发,2013年10月28日,数百名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的温岭医院医生、护士聚集在医院内的小广场上,呼吁维持正常医疗秩序。其他兄弟医院纷纷声援,网络上亦有上百家医疗机构支持。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职业医闹,一群活跃在医院门诊大厅、走廊、病房内的人,他们寄生在紧张医患关系下,已然形成了一个灰色产业。
记者在两周的卧底调查中发现,他们通常和患者家属以雇佣合同的形式结盟,用扰乱医院秩序和毁坏其名誉的方式,逼迫医院与其私下“谈判”,进而索取高额赔偿,再与患者分成。
在医院、患者、医闹三方博弈的纠结利益江湖中,这一复杂矛盾体该如何破局?
市民投诉
“闹不到30万,自称分文不取,可最后被敲一杠”
我姓刘,四川人。我要投诉的是长沙的一个医闹团伙,这个团伙的头目是一个叫做“德哥”的人。
一个月前,我的哥哥在长沙因车祸住进了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在出院前几天,哥哥却突然死亡。我认为这完全是医院的错,也和两名近亲来医院闹过几次,可终究没有结果。
我们最后一次灰头土脸从医院出来时,一名自称“德哥”的男子站在门口迎面递上一根烟,说,“我看你们进进出出这么多天,好像没什么效果,这事我可以帮忙出力。”德哥承诺帮我们找医院讨要至少30万元赔偿款。如果事成,他从中提取8%的酬劳,也就是2.4万元;如果要不到30万元,他分文不取。
后来我们与医院交涉,只要到20万元。结果他们威胁我,还是拿走了2万元。
记者卧底
为核实刘先生的投诉,6月7日-10日,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通过朋友介绍,成为该职业医闹群体中的一名雇员。
“350元一天,包中午吃喝,早上早点到。”6月6日晚,德哥给记者打来电话,吩咐第二天早上7点赶往开福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
“叫你哭就哭,叫你闹就闹”
7日一大早,记者赶到这家医院的门诊大厅,大厅内还有10多名男男女女,有拄拐棍的老太太,也有正值壮年的中青年男子,最多的是中年妇女,占了一半之多。
现场负责指挥的是一名中年秃头男子,从大家口中的称呼,记者得知他就是德哥。
“叫你哭就哭,叫你闹就闹。”得知记者头一次参与这种“活动”,德哥一口气罗列出了十几条规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你就在旁边看着,嚷嚷吵闹可以,决不能动手。”德哥解释,“最近警察查得严,别给老子惹麻烦。”
队伍中,一位年约50岁的男子很健谈。闲聊中,男子说,他姓陈,平时以跑摩的为生,偶尔会出来“闹一闹”,这是他第二次跟德哥的队伍。
“以前出过事没?”记者表示担心。陈师傅摆摆双手,“没遇到过。”他说,一般情况下就是哭闹一下,不要多说话,不要让人听出你是本地口音就行了,“只要不打人警察是不会管你的。”
上午11点,德哥的委托人赵先生出现在医院门口。赵先生的舅舅因肺病在这家医院突然过世,他直接找了德哥做他的代理人和医院谈判。
德哥与赵先生耳语几句后,赵先生从挎包里掏出几叠横幅,上面写着“无良医院”、“草菅人命”之类的字眼。 这些横幅随后被分发给陈师傅等几名中年男人,由他们在医院门口一字排开,高高托起。在男人们的脚下,四五名妇女分散坐开,开始嚎哭。
1分钟后,数10名身着医院制服的保安围了上来,却并未制止。双方在一种敌视而又彼此恪守底线的奇怪氛围中对峙。
“6点不到收工,350元到手”
这场对峙一直持续到了下午4点半。中途,有专人送来矿泉水和盒饭,大家轮流吃饭、休息。
下午1点,横幅举久了,有人抱怨手发酸。德哥找来几根木棍,用塑胶袋胡乱将横幅两头各缠在一根木棍上。就这样,一人一根木棍支开,像旗手一样将一道道横幅展开。
地上的妇女也哭哑了嗓子,哭声变成了拉长了嗓子高一声低一声的呜咽声,像幽咽的二胡。
下午4点半,德哥得瑟地走过来,让“旗手”和“二胡”们收工,并让这些雇工明早7点准时出现在医院门口。
“收工”后,记者与陈师傅一同走出医院。“你看今天就很轻松吧,6点不到就收工,350元到手了。”陈师傅洋洋得意。
“今天是不是就这样搞完了?明天还要不要来?”记者问。
“这不一定,要大老板彪子说了算。”
“彪子是谁?不是德哥说了算吗?”
陈师傅解释,德哥只是现场负责的,幕后的大老板是外号叫彪子的人,整个操纵都由彪子掌控,最后出来与医院谈判的也是他。
医闹事件频发,2013年10月28日,数百名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的温岭医院医生、护士聚集在医院内的小广场上,呼吁维持正常医疗秩序。其他兄弟医院纷纷声援,网络上亦有上百家医疗机构支持。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职业医闹,一群活跃在医院门诊大厅、走廊、病房内的人,他们寄生在紧张医患关系下,已然形成了一个灰色产业。
记者在两周的卧底调查中发现,他们通常和患者家属以雇佣合同的形式结盟,用扰乱医院秩序和毁坏其名誉的方式,逼迫医院与其私下“谈判”,进而索取高额赔偿,再与患者分成。
在医院、患者、医闹三方博弈的纠结利益江湖中,这一复杂矛盾体该如何破局?
市民投诉
“闹不到30万,自称分文不取,可最后被敲一杠”
我姓刘,四川人。我要投诉的是长沙的一个医闹团伙,这个团伙的头目是一个叫做“德哥”的人。
一个月前,我的哥哥在长沙因车祸住进了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在出院前几天,哥哥却突然死亡。我认为这完全是医院的错,也和两名近亲来医院闹过几次,可终究没有结果。
我们最后一次灰头土脸从医院出来时,一名自称“德哥”的男子站在门口迎面递上一根烟,说,“我看你们进进出出这么多天,好像没什么效果,这事我可以帮忙出力。”德哥承诺帮我们找医院讨要至少30万元赔偿款。如果事成,他从中提取8%的酬劳,也就是2.4万元;如果要不到30万元,他分文不取。
后来我们与医院交涉,只要到20万元。结果他们威胁我,还是拿走了2万元。
记者卧底
为核实刘先生的投诉,6月7日-10日,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通过朋友介绍,成为该职业医闹群体中的一名雇员。
“350元一天,包中午吃喝,早上早点到。”6月6日晚,德哥给记者打来电话,吩咐第二天早上7点赶往开福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
“叫你哭就哭,叫你闹就闹”
7日一大早,记者赶到这家医院的门诊大厅,大厅内还有10多名男男女女,有拄拐棍的老太太,也有正值壮年的中青年男子,最多的是中年妇女,占了一半之多。
现场负责指挥的是一名中年秃头男子,从大家口中的称呼,记者得知他就是德哥。
“叫你哭就哭,叫你闹就闹。”得知记者头一次参与这种“活动”,德哥一口气罗列出了十几条规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你就在旁边看着,嚷嚷吵闹可以,决不能动手。”德哥解释,“最近警察查得严,别给老子惹麻烦。”
队伍中,一位年约50岁的男子很健谈。闲聊中,男子说,他姓陈,平时以跑摩的为生,偶尔会出来“闹一闹”,这是他第二次跟德哥的队伍。
“以前出过事没?”记者表示担心。陈师傅摆摆双手,“没遇到过。”他说,一般情况下就是哭闹一下,不要多说话,不要让人听出你是本地口音就行了,“只要不打人警察是不会管你的。”
上午11点,德哥的委托人赵先生出现在医院门口。赵先生的舅舅因肺病在这家医院突然过世,他直接找了德哥做他的代理人和医院谈判。
德哥与赵先生耳语几句后,赵先生从挎包里掏出几叠横幅,上面写着“无良医院”、“草菅人命”之类的字眼。 这些横幅随后被分发给陈师傅等几名中年男人,由他们在医院门口一字排开,高高托起。在男人们的脚下,四五名妇女分散坐开,开始嚎哭。
1分钟后,数10名身着医院制服的保安围了上来,却并未制止。双方在一种敌视而又彼此恪守底线的奇怪氛围中对峙。
“6点不到收工,350元到手”
这场对峙一直持续到了下午4点半。中途,有专人送来矿泉水和盒饭,大家轮流吃饭、休息。
下午1点,横幅举久了,有人抱怨手发酸。德哥找来几根木棍,用塑胶袋胡乱将横幅两头各缠在一根木棍上。就这样,一人一根木棍支开,像旗手一样将一道道横幅展开。
地上的妇女也哭哑了嗓子,哭声变成了拉长了嗓子高一声低一声的呜咽声,像幽咽的二胡。
下午4点半,德哥得瑟地走过来,让“旗手”和“二胡”们收工,并让这些雇工明早7点准时出现在医院门口。
“收工”后,记者与陈师傅一同走出医院。“你看今天就很轻松吧,6点不到就收工,350元到手了。”陈师傅洋洋得意。
“今天是不是就这样搞完了?明天还要不要来?”记者问。
“这不一定,要大老板彪子说了算。”
“彪子是谁?不是德哥说了算吗?”
陈师傅解释,德哥只是现场负责的,幕后的大老板是外号叫彪子的人,整个操纵都由彪子掌控,最后出来与医院谈判的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