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吴学安 来 源::《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7月10日 05 版)
广东千亿养老金入市,去年赚了60亿元。在2012年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以来,总计收益已达到94.09亿元。广东省财政厅称,目前广东社保基金没有增加入市规模的打算,也没有考虑新增别的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方式。省财政厅副厅长欧斌表示,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省里对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非常重视,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的1000亿元养老金,2013年年化收益率约为6.2%,“跑赢了CPI”(2014年7月9日南方都市报)。
对于“跌跌不休”的中国股市而言,巨额的地方养老金要进入资本市场,不啻一剂强心针。而把养老金投入股市,确实是实现保值增值的可选择手段之一。且在长期通胀的情势下,再让养老金躺在银行里睡大觉显然让人无法忍受。
此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曾表示,证监会支持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通过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下一阶段,证监会将继续加快推动各类长期资金入市,努力推动各类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发展。
高达2.3万亿元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累计结存资金越来越成为政府手中的“烫手山芋”。如何在资金安全和贬值风险之间作出平衡,成为摆在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此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养老保障国际学术论坛上表示,在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体制下,从2001年到2011年间的十余年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缩水”近6000亿元。他认为,投资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由于中国社会养老制度的建立比较晚,积累比较薄弱,面对老龄人口不断增多的现实,养老金所承担的社会养老任务越来越沉重,做大做强的期待也十分迫切。但是,A股并非是一个“以钱生钱”的富矿。一方面,养老金入市难以承受扩容之重。如2011年至2012年底,新股发行保持每周超10只的发行水平,且这还不包括那些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如果A股难脱“圈钱”恶名,那么老百姓的“养命钱”入市,显然须慎之又慎。另一方面,养老金入市,事关社会保障,一旦股市低迷危及养老金安全,政府相关部门是救市还是不救,势必两难。
过去10年,中国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9.17%。原因在于全国社保基金当初主要是参与大国企IPO前认购,以享受股市一级或一级半市场的巨额收益。但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很难再享受到社保基金以往的巨大优惠。如果进入资本市场的养老金没有了“特殊待遇”,而是跟机构投资者、普通散户一样,那么若想在阴晴不定、起起伏伏的中国股市里营利,谁能保证不会再遇到“十年零增长”的“礼遇”?
要知道,仅仅奉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责任投资”的方针,在目前的A股市场是很难获得收益的。因此,当务之急是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一方面,必须彻底告别那个“重融资轻回报”的股票市场,确立强制分红制度、创业板退市制度。只有通过完善市场制度,强化内生增长机制,让投资者的财富与市场共同成长,才能推动A股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整肃市场秩序,切实纠正A股的定位,真正建立起证券公平交易规则,建立回报投资者的交易文化。现在监管部门需要做的是尊重市场现实,切实改变长期以来过度扩容的思路,而不是寄希望于引进一些资金来给市场制造炒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