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社会工作与政策  >  社会问题

中外大学文化的同分异构现象与启示

作 者:大连理工大学 李成...       来 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04期

  摘要:随着中国大学文化的回归,高等教育界普遍意识到大学文化将为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中国的近现代大学作为西方大学制度的舶来品,一直都是东西方文化交锋、碰撞最为激烈的领域。长期以来,中国大学文化发展进程中一直无法回避“西方困惑”。基于化学学科的“同分异构体”概念,经过分析比对发现,东西方大学文化可被视为同分异构体,二者间的差异和冲突正是同分异构现象造成的。通过对东西方大学文化同分异构现象的分析,提出并构建了大学文化“同分异构体模型”,以期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提供全新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大学文化,同分异构现象,中国特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大学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包含了以大学为载体,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大学人”所共生、共享、传递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1]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阶段。在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过程中,国内教育界充分认识到,没有一流的文化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将为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2]

  一、中国大学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西方困惑”

  中国的大学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从先秦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末,先后出现了稷下学宫、太学、国子监、书院等承担高等教育功能的机构,这些机构构成了中国的“古典”式大学。当然,严格地讲这些教育机构还不能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但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与现代大学已非常相似。这个阶段中国大学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并历经两千多年没有发生重大的嬗变,这个阶段可称为中国古典大学文化时代。第二个历史阶段始于清末的洋务运动,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这个阶段是中国建设和发展现代意义大学的历史阶段,并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迁相呼应。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等是中国最早移植西方大学制度建立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此后,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移植日本,效仿欧洲再到模仿美国的模式转变。[3]在此阶段,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剧烈的冲击,大学则成为东西方文化交锋和争持最为激烈的领域。总体而言,此阶段的中国大学文化的主流是“西风”压倒了“东风”。第三个历史阶段始于新中国的成立,延续发展至今并逐步走向繁荣。由此,中国大学进入了由近代大学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六十余年来,中国的大学发展虽历经动荡和波折,但大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已经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和认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文化思潮的涌动成为这个阶段大学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一时间,大学文化建设成为高等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近年来,在中国大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学术界在如何看待东西方大学文化的差异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和争论。有研究者认为,西方现代大学历经了八百余年的发展,凝聚和生成了非常厚重的大学文化以及成熟的大学文化发展模式,仅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大学理应多向西方学习,仿照其发展模式建设中国的大学文化。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复苏已经渐成潮流,而且东西方的文化传承、价值观、意识形态、国家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等均存在着巨大差异,中西方文化的互动、碰撞,只会更加激起中国大学在文化选择方面对民族文化的认同。[4]时至今日,学术界仍陷于中国大学文化建设风向标“向东”还是“向西”的争论中。因此,如何科学、理性地看待东西方大学文化差异,并以适切之方法使东西方大学文化能够在碰撞中相互调和、借鉴,似乎成为中国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西方困惑”。

  二、东西方大学文化的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体与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原是化学概念,是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原子排列顺序不同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之间虽然分子式相同,但却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同分异构现象主要是由碳链异构、功能团位置异构和功能团类别异构等情况造成的,同分异构体间一丝微小的原子排列异位或功能团连接位置的变化,都会导致巨大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以最为常见的同分异构体乙醇和甲醚为例,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2H6O,但二者原子排列的空间结构迥异(乙醇结构式为CH3-CH2-OH,甲醚为CH3-O-CH3),导致二者无论是在物理还是在化学性质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异。基于同分异构体现象,我们认为东西方大学文化间的“异”、“同”与冲突问题,本质上是由东西方大学文化间的“同分异构”造成的。换而言之,东西方大学文化实际上是一对同分异构体。

  做出东西方大学文化是一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首先是基于东西方文明对于大学文化基本构成要素的普遍共识,即东西方大学文化都是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元素共同组成的,这一基本共识印证了东西方大学文化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其次,中外研究者普遍认为大学文化具有神圣性、理想性、包容性、浸润性、学术性、批判性、历史性、民族性、独特性等文化属性,也就是说东西方大学文化表现出了相同或类似的“功能团”。造成东西方大学文化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承担大学文化表达功能的“功能团”存在着“功能团位置异构”或“功能团类别异构”情况,这就造成了东西方大学文化间的同分异构现象。

  2.同分异构现象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揭示东西方大学文化的“同分异构”,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将大学文化的研究重点从争论东西方大学文化“孰高孰低”,转移至“洗尽铅华”的新阶段,这就突破了以往过于纠缠于东西方大学文化“优劣之分”的思维局限,也为研究大学文化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东西方大学文化的同分异构现象正印证了《中庸》谈到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基本道理,辩证地解答了二者间存在差异、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中外大学文化比较研究与大学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一项具体应用。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研究因在方法论指导上的缺失,使得大学文化研究显得仓促和浮浅。通过对东西方大学文化同分异构现象的研究和思考,则可以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有利于在创建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过程中汲取西方大学文化建设发展中的有益经验,实现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洋为中用、取长补短。

  三、东西方大学文化同分异构现象的表现形式

  1.东西方大学文化的“同分”现象概述

  第一,东西方大学文化的历史起源相近。东西方大学文化均源自于本国、本地区的社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密切相关。[5]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就成为东西方古代文明发展的共同选择。纵观中外高等教育史,从中国西周时期的“太学”到宋明朝代的“书院”,从古希腊的“雅典学园”到中世纪大学以至近现代大学,它们诞生的宗旨也许千差万别,但在传承文化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6]

  第二,早期的东西方大学文化均带有浓厚的宗教或政治色彩。现代大学源于欧洲,而欧洲的大学又发端于教会创办的文法学校和修道院,所以现代大学制度的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7]西方大学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在现代大学中仍得以部分保留,如开学典礼、学位答辩与授予仪式等。中国社会历经了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形态,使得中国的古典大学文化带有鲜明的儒家以及佛教、道教色彩,而传统的儒家“礼”文化思想更是中国古典大学文化的历史标签。

  第三,东西方大学文化具有相同的育人功能。在大学文化所拥有的众多功能当中,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首要功能。大学文化作为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文”是育人的核心内容,“化”是育人的基本方法,育人功能则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8]东西方大学文化虽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质和表现形式,但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9]这里所指的培养人才,绝非仅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基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科学论断而言的,也就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所以,育人功能是东西方大学文化共同的文化内核。

  2.东西方大学文化的“异构”现象概述

  虽然,东西方大学文化的内核是相同的,但是东西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由于受不同地理、历史、民族和国情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以至于在东西方大学文化的交流、交融过程中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这正反映了东西方大学文化间存在典型的“同分”而“异构”现象。

  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认为:大学文化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由于大学的知识生产、传播与社会文化的传统符号和价值相联系,使大学能够从根本上与文化相沟通。[10]因此,源自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近现代大学文化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文化特征。西方大学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支持、追求和鼓励大学和大学人的自由、自治与独立。西方大学文化的内外在表现,是与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传统、长期的城邦制国家制度、市民社会等密切相关的,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目标从未偏离宣扬“忠孝仁义”的思想。由于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从来都是紧紧依附于封建王权之上,所以,注重培养国家意识、教育面向现实需求以及强调文化传统,就成为中国古典大学文化时代的主要特征。它一方面助推、延续了灿烂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另一方面也“成就”了世界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古典大学文化的这些特征,与西方近代大学追究独立、自由和创新的文化特征显然是大相径庭的。时至今日,在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的基因中依然留有历史的痕迹。

  中国近代大学虽然是临摹西方大学制度的舶来品,但在近代大学文化中也延续了中国古典大学文化时期的某些特征,例如此阶段的中国大学都注重通过源自经典的校训来凝练大学文化,陶冶学生精神境界。新中国建国初期,由于全面照搬苏联大学的建设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学文化的回归,但也使得中国大学文化出现了“千校一面”的趋同现象。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大学“体量”越来越大,但较之于各自的大学文化质量而言,却显得有点“早熟”了,这会造成大学快速发展中的“缺钙”现象。为此,中央及时做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决策,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新时期中国大学需要承担的第四大社会功能。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则应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首当其冲,并确保其优先发展。

  总之,东西方大学文化特别是现代大学文化的“异构”现象集中表现为:欧美著名大学大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在人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传统以及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对立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突出科技理性和个人自由,突出人类相对于自然的行为范式与力量;在这方面,中国大学文化精神则更强调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突出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道德自律。

  四、同分异构现象下的大学文化研究范式

  大学文化是大学存在的基础,是大学的灵魂。要建设好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学,其前提是必须对大学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一种可供操作的文化建设模型。基于东西方大学文化为同分异构体的前提判断,根据“霍夫斯塔德文化洋葱模型”和“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构建了大学文化“同分异构体模型”。

  大学文化“同分异构体模型”由A、B、C三个功能区组成。其中,功能区A代表着东西方大学文化具有相同的分子骨架,该骨架结构是一种类似于苯环结构的共轭体系,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位于该共轭体系中的核心。功能区B代表着大学文化分子骨架上所连接的各种“功能团”,该区域是东西方大学文化产生“异构”现象的主要功能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模型中所列举的各类“功能团”,仅是归纳整理出的一部分内容,尚有很多“功能团”有待进一步发现和甄别。功能区C为社会文化区域,表明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子系统。区域A与区域B共同组成了大学间各不相同的大学文化,而大学文化又以大学校园为界,说明了大学文化与大学间的相互依附关系。同时,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保持相对独立,但彼此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由大学文化“同分异构体模型”可知,东西方大学文化间的差异和冲突多源自功能区B中“功能团位置异构”或“功能团类别异构”现象;而产生“异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功能区C对于功能区B中“功能团”结构和类别的影响。在研究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中国特色”(区域C)和“大学文化”(区域A)这两个基本主题;同时,根据大学文化“同分异构体模型”,通过对大学文化内在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区域A),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广泛发掘和筛选东西方大学文化中的一切优秀特质(区域B),深入研究这些特质背后“功能团”的结构和类型以及“功能团”能够发挥作用的内外部条件,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域C)的指引下对“功能团”(区域B)进行改造,以适应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向社会文化的辐射,才能实现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支持和引领。

  参考文献:

  [1]大连理工大学文化建设纲要(2012-2020年)[EB/OL]. http://news.dlut.edu.cn/2012/0618/43272.shtml.

  [2]石亚军.内涵式发展是行进的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2-11-26.

  [3]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4-5.

  [4]吴立宝.中国大学的文化困境与文化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3,(6):43-47.

  [5]廖可斌.中国大学文化转型:历史、现状及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12,(2):12-23.

  [6]高金祥.试析大学文化功能的产生及构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65-67.

  [7]孙雷.论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30-32.

  [8]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351(4):89-93.

  [9]周挥辉.大学文化问题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8,(7):23-24.

  [10]米靖,周志刚。中国大学文化百年进程若干问题初探[J].江苏高教,2007,(4):22-25.

  作者简介:李成恩,男,黑龙江龙江人,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侯铁珊,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研究;常亮,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生态经济学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