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社会工作与政策  >  社会阶层

当前我国区域社会结构发展趋势及特征分析

作 者:张子荣 谢振忠       来 源:人民论坛

  【摘要】区域社会结构反映了资源与机会的空间分布公平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社会结构的最大问题是区域差距过大且继续扩大。具体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格局,区域间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差距较大,多种社会子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距。

  【关键词】区域结构;区域差距;社会结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努力缩小在教育、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区域差距。显然,区域差距并不唯一地表现在经济发展上,与以经济维度划分的区域结构一起,还存在以社会维度划分和以社会发展水平标识的区域社会结构中,并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化特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社会结构在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子结构等方面的区域差距同样十分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从经济总量看,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在50%以上,且总体上趋于上升;相应地,中西部地区的比重下降。1980~1997年,东部地区的份额从52.6%提高到58%,上升了5.4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相应地分别下降了3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①。在1998年东部地区的份额下降到55.7%之后,1999~2006年期间,东部地区的份额又继续高涨,超过1997年所占份额。

  从经济均量看,差距加大。1978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差153.6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212.9元。1988年,东部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中部和西部地区高出608.4元和802元;1998年,这两个差距分别达到了4270元和5491元②。到2008年,中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分别超过21000元和23000元。

  从经济增速看,亦有分化。1980年以前,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均略高于东部地区,1979~1980年中部地区经济增速为9.13%,西部地区为8.61%,而东部地区为8.25%。1980年以后,除部分年份外,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2003年,东部地区的经济以12.87%的速度增长,而中、西部地区的增速分别低于东部地区2.51和1.62个百分点,分别为10.36%和11.25%。2004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15.05%的历史高点,超过了东部地区的12.93%。此后,又回到略低于东部0.2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当前区域社会结构差距扩大的基本特征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东中西部梯度格局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资源与机会的日益非均等化,形成了发展水平明显分化的东中西部区域格局。东部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呈现明显的梯度格局。东部地区以占全国9.5%的土地面积和占全国36%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60%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5%、人口占全国的28%,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17%左右。分省区看,按当年汇率计算,2012年东部地区的上海、天津、北京、江苏等6省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0美元,而西部地区的云南、甘肃刚刚超过3000美元。

  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差距较大。从城市化水平看,2012年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89.3%,其次是北京和天津,分别为86%和75.7%;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是贵州和西藏,分别为27.5%和28.2%。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区域之间的差距也非常明显。2010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3273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46倍和1.47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143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48倍和1.84倍。

  从教育情况看,东部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数为748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为717.6万人,均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东部地区每万人口拥有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为153个,高于中部地区的136人,更远远高于新西部地区的102人。

  从医疗卫生情况看,中西部地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的总量和人均拥有量超过了东部地区,新西部地区的医院(卫生院)数为22670个,占全国的37.8%,高于东部地区的16702个和全国27.8%的占比,人均拥有医院床位数也超过东部地区。但是数量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从整体医疗水平来说,东部地区几乎集中了全国医疗水平最高的所有医院,这是中西部地区远不能及的。

  这些社会发展差距的存在,使得那些生活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的、没有能力实现跨区域流动的社会成员始终处于较低的生活水平。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社会成员在享受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机会的不均等、基本标准的不均等、基本投入的不均等。对于这些社会成员来说,在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上存在初始条件的不公平。

  多种社会子结构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距。区域结构是社会结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表征,具体到各种社会子结构,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阶层结构、收入结构、城乡结构等,也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区域差距。

  人口结构的区域差异。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分布一直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改革开放以后,跨区域的人口流动规模日益扩大,流动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从农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是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格局。2012年,四大区域地区的人口密度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现行的人口管制政策不利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定居,因此很难说这种人口管制政策是限制了人口流动还是导致了人口的被动流动,人口素质结构也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有学者采用人口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方面的主要定量指标分析了三大地带的人口质量竞争力,得出东、中、西部的人口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数分别为99.05、84.62和73.08,三大地区差异明显③。

  就业结构的区域差距。经济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优于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全部产业的比重较中西部低。就业结构方面,也大致呈现出相似的状况。2011年,全国的产业就业人口结构为34.8∶29.5∶35.7,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占到了全部就业人员的一半以上,而东部地区就业结构则相对优化,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比西部地区低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就业结构水平则处于东部和西部之间。

  阶层结构的区域差距。分地域看,社会阶层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结构比例是有差别的。东部的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逐渐成长起一个庞大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这个阶层的占比高于中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另外,东部地区一些“经济精英”的财富和收入快速增加,形成富豪阶层或高收入群体。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落后,很多省份以农业或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为主,农业劳动者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占较大的比重。

  城乡结构与区域差距。四大区域中的东、中、西部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分别为2.88、3.02和3.76,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最大并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者李善同、许召元从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区域差距的扩大主要源于城乡差距的扩展。1984年至2007年,城乡之间收入水平差距占总体差距的比重由56.7%提高到82.4%,城乡之间消费水平差距占总体差距的比重由73%上升到82%④。

  收入分配的区域差距。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差距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东、中、西部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57∶1.08∶1。分城乡看,三大地带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40∶1.01∶1,差距不太明显,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23∶1.32∶1,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的2倍以上,差距显著。

  总体来看,社会子结构在区域上的差异与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基本上存在一致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社会结构上表现出人口的素质结构较高、就业结构更加优化、阶层结构更加高级化、城乡差别较小、消费结构和层次提升等等。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在各种社会子结构上则表现为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生育率高、家庭规模比较大、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较高、城乡差别较大、消费结构中耐用消费品及文化娱乐消费所占比重偏低、中产阶层发育程度低等。因此,所谓的社会结构中的区域结构,不过是受不同经济发展条件制约的社会结构在地理区域上的反映。

  (作者分别为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级经济师)

  【注释】

  ①中国产业地图编委会,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数读中国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87~88页。

  ②魏后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动趋势及其预测”,《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第10页。

  ③谭远发,陈明立:“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第二届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2006年7月8~10日。

  ④李善同,许召元:“中国区域差距的现状与趋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2008年第50期,第24~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