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8.1级强烈地震,对我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当地造成了严重影响,形成地震灾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通报西藏灾区抗震救灾情况和我对尼地震救灾救援情况。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就地震救灾官民配合的问题回答记者问。
记者:我的问题是,在这次救援过程中,中国的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是怎么配合的,有什么样的配合机制?
窦玉沛:过去重大自然灾害救灾工作一般是以政府为主,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和民间力量对灾害救援的参与越来越广泛,行动越来越迅速。我们正在研究建立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机制。大灾发生后,我们一般通过媒体呼吁社会力量先不要盲目到达灾区,比如说这次西藏灾区救灾工作中,我们不主张社会组织第一时间去灾区,原因是灾区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不好,而且处于高原、高寒地区,如果大量的社会组织、志愿者无序进入后,有可能自身得不到应有保障,可能陷入被救援的境地。灾情相对稳定后,我们还是希望社会组织能够积极参与救灾,捐赠物资或资金,志愿者也可到灾区安置点向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帮扶和济困等,这种机制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谢谢。
刘建超:关于民间救援力量在境外展开救援行动,首先我要对这些民间力量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他们积极赴尼泊尔参与有关的救援工作,体现了他们强烈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我要向他们表示感谢。第二,这些救援队出去以后,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这些救援队现在能力进一步增强,有一些救援队自我保障能力非常强。所以出去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在国内这部分要向外交部以及相关部门备案,跟我们打招呼,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去向。二是充分尊重尼泊尔方面的主权和尼泊尔的管辖权,尊重尼泊尔方面的需求,在尼泊尔方面的统筹之下开展有关救援工作。三是通过和我驻尼泊尔使馆建立联系,以便遇到一些情况可以及时的沟通。在尼泊尔参与救援工作的不仅仅是各国政府,也有来自各国的救援力量,中国的民间救援力量能力在不断增强。正如刚才窦部长讲的,在国际救援方面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完善相关机制,使我们的民间力量更好地体现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更好地贡献他们的力量。
钱克明:中国在尼泊尔实施了很多援外的项目,在震前我们实施的援外项目是5个,中方人员161人。地震发生以后,中国的援外企业和医疗队在展开自救的同时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当中去。我这儿有一些例子,比如说上海建工集团,在当地积极参与驻地附近一个倒塌仓库的营救工作,成功救出4人,同时为当地无家可归的受灾民众搭建了很多帐蓬并提供食宿。又比如,中铁14局他们派出挖掘机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从废墟当中也成功的救出了4人,而且还派出装载机修补市区道路,在保证当地的交通通畅等方面也起了很好的作用。同时我们尼泊尔的中资企业协会也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全力投身抗震救灾,比如中国通信服务公司在中国使馆的统一安排下,利用自身优势,协调基站的维修工作,帮助部分地区恢复网络通讯,并赴加德满都各医院了解中国公民的受伤情况,慰问同胞,并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我们有鸿翔饭店、品味中国、凤凰饭店等中资饭店以及在尼中国公民也在当地的抗震救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