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儿童约为3610万人、留守儿童约6973万人,两者数量之和过亿,占全国儿童总数的 38%。今后5年,这一数据还将增长,且流动儿童数量增长更快。”10月底,在北大财政所主办的“流动子女教育问题及其对教育财政和公共政策的挑战”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表示:“解决流动子女教育问题需准确把握人口流动趋势。”
在研究中,段成荣发现与很多人的已有认识不同,人口流动出现新的趋势,而这应该是制定政策、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如人口流动将成为常态化,并非只有农村人口会流动,且流动人口不会因为工作稳定下来;长期化,未来40年流动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流动人口由最初的青壮年为主转变为携老带幼的家庭组合。
“传统的理解,通常假定他们都是‘在农村出生,再到城市里来’。这些年我们观察到,城里生、城里长的孩子在增多。”在段成荣关于22个城市,2万多户外来家庭孩子的调研中,15%以上孩子从出生即在这个城市,14.3%以上是由一个城市带到另一个城市,约27.5%的孩子从农村出生,但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从数据中可以看出,56.8%的流动子女的老家就是城市,你如何把他和城市孩子区分开?”在他看来,之前的很多设计,包括各种教育政策,都没有来得及做让流动人口长期扎根的准备,在出发点上有偏差,今后这个矛盾会更突出。“在下一步,很多人都将进城,各地政府应该为他们及家庭在城镇落户做好准备。”
对于流动子女教育问题,段成荣建议创造更多条件让留守儿童入城,而不是企图用挤走孩子“驱逐”流动父母。对此,北大财政所副研究员宋映泉持相同意见。他曾做过关于关闭打工子弟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及家庭影响的调研,发现除了会影响孩子学业,对他们及父母留在这个城市继续工作并没有影响。
段成荣在接受采访时还曾提到,“下一步跨省的工作肯定是重点”。目前针对“义务教育”以及“义务教育后”———也就是大龄儿童的教育,各省对于省内流动的孩子已经作出种种安排,但在跨省这块缺口仍然很大。对此,他建议流动儿童教育可分级:跨省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各省承担省内跨市的流动儿童教育经费;再由各市把市内跨县的部分管起来,逐级分担。
此外,段成荣还提醒,发展机会比较多的沿海城市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部分中西部城市如成都、重庆,有异军突起的现象,需要尽早准备。“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对人口的流入要有预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