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  图片新闻  >  院内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2012)》在京发布

作 者:吴莹       来 源:首发

      2012年12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2012)》。报告基于“2012年中国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在全国的8070份抽样调查问卷的数据,从满意度(1-5分)和信心指数(0-100分)两个方面分析了公众对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本教育和环境保护六大类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观感受和未来预期。研究发现:


1、 总体而言,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比较满意且具有信心
  在满意度方面,公众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是3.07。其中,对基础设施的评价最高,平均得分达到了3.36,其次是基本教育(3.19)和社会保障(3.14),而对于环境保护则最为不满,平均得分只有2.84。
  在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景预测方面,总体信心指数为79.4,且所有服务类别的信心指数得分都在50分以上,即公众对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景预测都较为积极。同样,公众也是对基础设施的改善前景最有信心,信心指数达88.7,而对环境保护则相对悲观,信心指数仅为65.2分。


2、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不均衡
  东部地区公众对医疗卫生的满意度较高,且与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东部地区满意度平均得分为2.96分,中部地区略低,平均得分为2.94分,而西部地区则仅为2.85分。
  中部地区对于公共安全和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和信心指数均在三个地区之首,但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间的差异不显著。
  西部地区的受访者对基础设施的满意度是三个地区中最高的(东:3.36;中:3.35;西:3.40),对其前景预期也是最乐观的,信心指数达到90.6。在基本教育方面,西部地区的预期也是三个地区中最为乐观的,74.8%的受访者认为基本教育会变得更好,其信心指数为87.4。


3、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性区隔主要体现在户籍和城市区域之间
  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普受型公共服务,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满意度差别不大。对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基本教育等存在一定准入门槛的差异型基本公共服务,居住在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的满意度均高农业人口,分别为社会保障满意高出9%、医疗卫生高出3%、基本教育高出2.9%。
  地方政府关于公共服务类别的设计和供给也存在制度性区隔。主城区居民的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非主城区居民,对基本教育满意度和信心也高于非主城区居民,这说明政府在基建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分配方面,存在偏重主城区、忽略非主城区的问题。此外,55%的本地非农户居民认为政府提供的服务契合自身需要,而外地农业户籍居民中,只有40.5%的人赞同这一说法。这反映出,目前基本公共服务主要还是从本地城市户籍居民的需求角度出发,而对外地农业户籍居民,也就是农民工群体的考虑较少。


4、 基本公共服务呈现群际性差异
  不同年龄群体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其需求结构和压力感受相关。老年人群体对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中、青年人群高,但认为服务在贴近自身需求方面仍有欠缺。56岁及以上人群对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不满意比例是所有群体的最高的,达34.6%。青年人感到生活压力较大,对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满意度较低。
  人们的教育程度与其对基础设施、基本教育、环境保护的满意度评价负相关,教育程度越高,对这三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越低。但对于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人们的教育程度越高,满意度和信心指数越高。
  体制内外,医疗卫生和基本教育的均等化水平较高,群体间差异不显著。但对于社会保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还是有一定优越性,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评价均分达到3.24,是所有群体中最高的。其次是社会团体,满意度评价均分为3.17。而国有企业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国有企业,没有了原来体制内的优越感,对于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反而是所有群体中最低的,仅为3.05,
  从工作状态来看,不需要工作的人群,包括离退休和在家持家的人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景最为乐观。前者有稳定的离退休收入,后者的90%为已婚妇女,他们生活压力较小,对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都很有信心。没有工作或工作部稳定的人群,包括失业下岗和有临时工作的人群表现得最为悲观。以失业下岗人群为例,他们当中62.4%的人没有养老保险,42.3%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保障。因此,他们缺乏社会安全感,尤其对医疗水平、社会保障等与经济能力和就业单位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前景感到相对悲观。
  从收入和社会地位来看,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对社会保障和医疗水平的满意度越高,月收入1000元以下人群上述两项的满意度评分为3.06和2.79,月收入5001元及以上人群的相应评分为3.26和3.09。而人们自我认定的社会地位也与他们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评价有关,其中对医疗水平的满意度评价在不同社会地位人群间的差异最大。而对各类基本公共服务信心指数最高的人群也主要集中在自我社会地位认定为中层和中上阶层的受访者。


  根据上述发现,《报告》建议:
  1)对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的扶持方向应有所调整
  中央财政应当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继续扶持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并在重视教育开发的同时,将公共安全和医疗卫生领域也纳入重点扶持领域。此外,还应注意推进与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相适应的财政配套体制。


  2)统筹城乡基本公共的服务内容和标准
  为了全面实现机会均等、标准一致、效果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需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供给的项目和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农村居民逐步纳入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在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负担能力的前提下,分阶段、有重点地对在城务工的农业户口人群逐步开放所在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服务项目和内容的设置上,扩大民意征询范围。


  3)加强对失业者、非正规就业人群等边缘群体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
  从人们的主观感受来看,体制内外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社会保障方面,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优越感也仍然明显,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等缺乏稳定劳动关系的人群则缺乏制度性保护。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另一个努力方向是加强对非正规就业人群的劳动权益保护,关注基本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


  4)加大对底层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社会底层群体在教育程度、就业行业、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弱势地位存在一致性且有相互强化的作用,使得这部分人群面临获取基本公共服务的自我能力较弱和制度性保障相对欠缺的双重困境。而对基本公共服务,尤其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满意度较低、缺乏信心的正是低教育程度、非正规就业、低收入和低自我认同的底层群体。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针对底层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关键。


  5)加快医疗卫生均等化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医疗卫生的不均等在地区性差异、制度性差异和群际性差异上均有所体现,问题比较突出。基本医疗卫生虽然已被纳入国家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重点建设项目,但地区性倾斜和对特殊人群的额外补助涉及较少。因此,对特殊地区和特定人群的有针对性扶助是今后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