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  人才队伍  >  研究人员  >  副研究员

吴    莹

作 者:       来 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社会治理研究室副主任


学术兼职: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时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社会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社会治理

教育背景:

2009.07-2011.07:博士后,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

2007.10-2008.10:访问学者,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

2004.09-2009.07: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00.09-2004.07:学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工作简历:

2012.12 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2011.07-2012.1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主持课题:

[1] 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新时代城镇化背景下转型社区的精细化治理研究”,主持人。

[2]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就地城镇化背景下的农转居社区发展与基层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6BSH124,主持人。

[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秩序重建与组织再造研究”,项目编号:12CSH037,主持人。

[4]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类城市化农村社区的组织再造与公关产品供给”,主持人。

[5] 成都市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项目,“成都市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与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主持人。

[6] 成都市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民生微项目,“组织、能力、制度:成都市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路径研究”,主持人。

学术成果:

1、著作

[1] 吴莹(2018)《上楼之后:村改居社区的秩序重建与组织再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Yong Gao and Ying Wu (2018) The State and Society of China: A Century Long Ensemble of “Great Power” and “New Citizens”, Singapore: Springer.

[3] 吴莹(2015)《社区何以可能:芳雅家园的邻里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 高勇、吴莹(2014)《国家与社会:“强国”与“新民”的重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编著

张翼、葛道顺、吴莹编,(2018)《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发展与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译著

多萝西·罗斯(2019)《美国社会科学的起源》,王楠、刘阳、吴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期刊论文

[1] 吴莹、周飞舟(2021)《空间身份权利:转居农民的市民化实践》,《学术月刊》2021年第10期,142-153页。

[2] Junhua Chen, Shufan Ma & Ying Wu* (2021) “International carbon financial market prediction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 1-15, DOI: 10.1007/s12652-021-03240-7. (SCI)

[3] Junhua Chen, Shuya Hao & Ying Wu* (2021) “Housing and health in vulnerable social groups: an overview and bibliometric analysis”, Reviews on Environmental Health, (): , DOI: doi.org/10.1515/reveh-2020-0167. (SCI)

[4] 吴莹、葛道顺(2020)《特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与基层治理应对——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北京、上海、武汉的社区防疫经验》,《学习与实践》第9期,75-84页。

[5] 王兰、孙文尧、吴莹*(2020)《主观感知的城市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60个县市的大样本调查》,《人文地理》第2期,55-64页。

[6] Ying Wu, Junhua Chen, Zhaian Bian, Hao Wang & Zhifeng Wang (2020) “Housing, Housing Stratification, and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Social Satisfaction: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Household Surve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52: 653–671. (SSCI)

[7] Ray Yep and Ying Wu (2020) “How ‘Peasant Apartments’ Could Undermine Rural Governance in China: Spatial Realignment, Moral Reconfiguration and Local Authority”, The China Quarterly, June, 242:376-396. (SSCI)

[8] 吴莹(2019)《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历程、变迁与反思》,《社会学评论》第6期,82-95页。

[9] Ying Wu (2019) "China's Population Aging and Old-Age Security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Methods on Transport, 1 (66).

[10] Ying Wu (2019) “Becoming New Urbanites: Residents’ self-identification and sense of community in ‘village-turned-community’”,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 6.

[11] 吴莹、王兰(2018)《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改居”社区规划设计优化探索——基于31个社区空间特征和评价调研》,《城市规划学刊》第2期,37-43页。

[12] Chen Junhua, Fei Guo, Hao Wang, Zhifeng Wang and Ying Wu* (2018) “Urban Land Revenue and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China: Issues and Challenges”, Sustainability, 10(7): 1-12. (SSCI, SCI)

[13] Chen, Junhua, Ying Wu, Huijia Li (2018) “Vocational Status, Hukou and Housing Migrants in the New Century: Evidence from a Multi-city Study of Housing Inequal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39(1): 309-325. (SSCI)

[14] 吴莹(2017)《空间变革下的治理策略——“村改居”社区基层治理转型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94-116页。

[15] 吴莹、叶健民(2017)《“村里人”还是“城里人”——上楼农民的社会认同与基层治理》,《江海学刊》第3期,88-95页。

[16] Chen, Junhua, Ying Wu, Fei Guo and Hao Wang (2017) “Domestic Property and Housing Class in Contemporary Urban China”, Journal of Housing & the Built Environment, 33(2): 91-109. (SSCI)

[17] 吴莹(2016)《农村回迁社区中的村委会角色转型》,《学海》第3期,55-62页。

[18] 吴莹(2014)《村委会“变形记”:农村回迁社区的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发展研究》,第3期,118-138页。

[19] 高勇、吴莹(2014)《“强国”与“新民”:中国情境中的国家-社会议题》,《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74-85页。

[20] Ying Wu (2014) “Petitioning through cyberspace: an effective platform for homeowner protests”, Human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Review, 12(1): 14-15.

[21] Forrest, Ray and Ying Wu (2014) “People like us? Social status, social inequality and perceptions of public rental housing”,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43(1): 135-151. (SSCI)

[22] 吴莹、陈俊华(2013)《保障性住房的住户满意度和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香港公屋的调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4期,109-117页。

[23] 吴莹、陈俊华(2013)《公共租赁住房的社会排斥与克服路径》,《建筑经济》,第2期,59-62页。

[24] 高勇、吴莹(2013)《国家能力增强与社会活力激发:当代国家-社会关系的变迁》,《社会发展研究》,第2期,141-162页。

[25] 吴莹(2012),《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2012)》,《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59-93页。

[26] 吴莹(2012)《香港经济转型期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压力缓冲研究》,《中国住房》,第12期,79-81页。

[27] 陈俊华、吴莹(2012),《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的政策匹配:北京例证》,《改革》,第1期,75-80页。

[28] 王汉生、吴莹(2011),《基层社会中“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国家——发生在一个商品房小区中的几个故事》,《社会学研究》,第1期,63-95页。

5、报刊文章

[1] 吴莹(2020)《“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健康社区营造》,《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4日,总第2025期。

[2] 吴莹(2019)《社会发展中的中印人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23日,总第1622期。

[3] 吴莹(2018)《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养老保障建设成就》,《中国人口报》,2018年12月31日。

[4] 吴莹(2014)《联系实际 联系群众 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科院专刊,2014年5月30日,总第248期。

[5] 吴莹(201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21日,总第359期。

[6] 吴莹(2011)《确保保障性住房公平有效分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2月20日,总第2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