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科研动态  >  社会发展动态

中国在非洲企业加强履行社会责任

作 者:刘青海       来 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非洲是中国对外投资的第四大目的地、海外第二大承包市场。近年来,中非投资合作蓬勃发展、增长迅速。

  中国投资受到非洲人青睐

  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由2003年的0.7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9亿美元,截至2012年末,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92亿美元,而10年前还只有4.6亿美元。仅2012年,中国企业对非洲非金融类大型投资项目达到30个,协议金额达62亿美元。中国对非投资企业2000多家(如果考虑到劳务承包、商贸等企业类型,加上部分未登记备案的民营小企业,中国在非企业的数量应该大大超过这个数目),分布在51个国家,其中尤以南非(约占中国对非投资的1/4)、尼日利亚、赞比亚、阿尔及利亚、苏丹、刚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和毛里求斯最为集中。中国企业从事的行业除了传统的资源开采、工程承包、商贸服务之外,金融、制造、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如在中国出资建设的6个经贸合作区中,有5个以制造业为重点。

  中国企业具有以下竞争优势:能够提供低成本的技术,带来愿意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技术工人(特别是建筑、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能够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交通运输、能源生产、资源勘测、开采和加工等多个配套项目,而不仅仅是零星的单个项目;通常能够得到政府的长期融资支持,资金比较有保障;具有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相互尊重、信守诺言和无附加条件等特征。因此,中国投资受到绝大多数非洲人的青睐。

  国际上,一些独立学者的看法也与此类似。如美国学者布劳蒂加姆认为,中国的投资带给非洲三件礼物,因而受到非洲的欢迎:一是中国自己的建设经验;二是把基础设施作为援助和投资的重点;三是重塑非洲的形象。中国认为,非洲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会的大陆;而西方却认为,非洲是一个绝望的大陆。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战略重要性

  在非洲,中国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例如,中钢集团南非铬业有限公司已全部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捐赠制度,积极发展社区公益事业,坚持实施“员工本土化”,本地员工达到员工总数的99%以上。华为自1997年进入非洲以来,员工本地化率已经达到了65%以上,间接创造了10000个工作机会,华为还在非洲建立了6个培训中心,每年为12000个当地员工提供培训。中石油仅在安哥拉就投资了9亿美元用于水电、农业、医院和交通等项目,培训和雇佣了8200个当地工人。

  尽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中国在非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仍然面临以下主要挑战。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无论是它们在中国的总部还是在非洲的分公司,都尚未充分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重要性,导致CSR难以体现到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一些企业领导错误地把CSR看成是一种公关活动,这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个挑战(相比于大型国有企业,它们的人力和资本资源通常较少)。

  一些中国企业可能对CSR已经有了较好的了解并进行了战略谋划,然而无论是从内部管理还是外部影响而言,这些企业的评价制度都还不足以确保远在非洲的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履行CSR,以至于中国在非洲企业履行CSR的动力常常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单一责任主体层次,企业的多元责任在我国还没有被企业广泛地认同和接受,企业文化很少与履行社会责任相关。加之中国文化鼓励“多做少说”,强调“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也常常成为中国在非洲企业不参与当地公益活动、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原因。

  在非中国企业80%以上属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所经营的产业通常是国内市场竞争充分的行业,面临各种经营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融资困难,社会责任投资难以及时跟进,加上企业缺乏熟悉非洲的现代管理人才,语言不通,沟通困难,对所在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法律状况也不熟悉,很容易简单地将国内的劳动时间、待遇与工作条件等工作模式复制到非洲,容易诱发企业劳资矛盾和冲突,产生社会责任问题。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目前,有关CSR标准的讨论及制定仍然属于“西方俱乐部”模式,对于新来者并不开放,中国企业少有机会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大多基于欧洲或美国的视角,没有包含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标准较高(特别是劳工法),加之文化、法律的不同,语言能力的制约,意识形态的障碍等原因,中国企业对于参与国际标准的讨论也不够积极。相关社会责任标准未能考虑从低起点开始实行CSR的我国投资者的实际情况。我国直到进入 21世纪才开始慢慢关注CSR的履行问题,而1923 年英国人谢尔顿就正式提出了这个问题,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难度。

  为改善中国在非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我们认为,除了政府层面要进一步增加中非间的沟通和了解外,企业层面需要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将CSR意识及早融入到在非洲投资的各个环节,坚持合法经营,完善相关组织和制度保障;重视对投资地区的调查,全面分析当地的社会、文化、法律环境,深入了解当地风俗,建设具有非洲视野的企业文化;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雇用当地工人,改善工作条件,延长产业链,增加技术转移,增加员工培训(如语言培训、社会责任培训、适用技术培训等);关注对当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热心公益并进行高调宣传,鼓励和支持员工参与社区活动、公益活动,直接从事社区服务(如培训社区的年轻人、提供小额贷款帮助社区居民、对社区居民进行适用技术培训等);主动与当地社区、媒体、NGO、国际组织等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CSR国际标准的制定等;开发适合非洲市场的产品。

  (本文受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1YD06Z)资助)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