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公报

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大气环境

作 者:       来 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状 况

  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定* ,酸雨分布区域无明显变化。

  空气质量

  地级及以上城市 2011年,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含部分地、州、盟所在地和省辖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89.0%,超标城市比例为11.0%。



  201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比例

  201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90.8%,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1.2%。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为0.025毫克/立方米~0.352毫克/立方米,主要集中分布在0.060毫克/立方米~0.100毫克/立方米。

  201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布示意图

  201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96.0%,无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为0.003毫克/立方米~0.084毫克/立方米,主要集中分布在0.020毫克/立方米~0.060毫克/立方米。

  201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分布示意图

  201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84.0%。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为0.004毫克/立方米~0.068毫克/立方米,主要集中分布在0.015毫克/立方米~0.040毫克/立方米。

  201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布示意图

  环保重点城市 2011年,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84.1%。与上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提高10.6个百分点。

  2011年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级别比例

  2011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0.041毫克/立方米、0.035毫克/立方米和0.085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2.4%和3.4%,二氧化氮年均浓度持平。

  环保重点城市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

  酸 雨

  酸雨频率 2011年,监测的468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市(县)227个,占48.5%;酸雨频率在25%以上的140个,占29.9%;酸雨频率在75%以上的44个,占9.4%。

  不同酸雨频率的市(县)比例年际变化

  降水酸度 2011年,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酸雨)、低于5.0(较重酸雨)和低于4.5(重酸雨)的市(县)分别占31.8%、19.2%和6.4%。与上年相比,酸雨、较重酸雨和重酸雨的市(县)比例分别降低3.8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

  不同降水pH年均值的市(县)比例年际变化

  化学组成 2011年,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为钙和铵,分别占离子总当量的25.1%和12.6%;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占离子总当量的28.1%;硝酸根占离子总当量的7.4%。硫酸盐为主要致酸物质。 降水中主要离子当量浓度比年际变化

  酸雨分布 2011年,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湖北西部、四川东南部、广西北部地区。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9%。

  2011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等值线示意图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11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217.9万吨,比上年下降2.21%;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404.3万吨,比上年上升5.73%。

  2011年全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措施与行动

  【组织编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经过实地调研、专家论证、行业座谈,环境保护部组织起草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划定了“三区十群”(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辽宁中部、山东半岛、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新疆乌鲁木齐、兰州白银城市群)共13个重点区域,要求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的,以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为手段,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扎实做好重点区域“十二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圆满完成大运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 借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的成功经验,推进珠三角区域环保合作,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措施。大运会举办期间,主办地深圳空气污染指数小于30,空气质量为优,圆满完成了“绿色大运”空气质量保障任务。

  【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组织实施了轻型汽油车国四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积极推进车用燃油低硫化。二是组织开展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自查活动,分六组赴九省进行现场督察。三是科学评估、积极宣传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编制发布《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1年)》,同时协调世界交通权威组织编写并发布《中国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评估报告》。

  【召开第七届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 2011年11月10~11日,召开了第七届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会上国内外有关专家围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相关政策措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开展燃煤电厂大气汞污染防治试点工作】 根据《关于开展燃煤电厂大气汞污染控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积极推动燃煤电厂大气汞污染控制工作,选取6大电力集团、16家试点电厂、32台燃煤机组首先开展监测试点工作。6大电力集团汞监测设备已安装完毕并启动运行。

  【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环境管理】 2011年5月,完成了《消耗臭氧层物质行政审批事项工作流程》并对外公开,使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和进出口审批管理工作流程明确、操作规范,切实保障了审批过程的公开、公正、透明。

  * 本年度公报空气质量评价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指标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