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  >  信息安全

微信全国活跃用户5.5亿 商业诈骗、隐私窥探需警惕

作 者:杜海涛 林丽鹂       来 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很多人都加入了微信群。这种通过微信在网上把人与人联结在一起的虚拟社群,正在渗透和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和生活。交流信息、沟通联络,微信群很方便;而无用信息多、无关人员杂,又容易给个人造成干扰。一些人利用微信群开展商业推销,发布产品广告,更违背了建立微信群的初衷。

  那么,该不该加入微信群?能不能用好微信群?怎样处理好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关系?近日,我们走访了部分微信用户和专家学者。

  从方便到干扰—— 

  ●单位群、部门群、客户群、同学群、家长群……微信群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时空界限,很多人感觉被微信群“绑架”,每时每刻都处于社交状态 

  看到手机屏幕上接连蹦出十几条消息,张卓说:“一定又是被拉进了某个微信群。”果然,当他拿起手机,发现自己又被拉入了一个投资交流群。

  37岁的张卓是沈阳某电器公司销售经理,起初,为了便于工作,他和几个同事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分享经验、交流信息,带来了很多方便:“比如,以前发通知要给每个人发信息,现在直接发到群里,大家都能看到。通过微信群可以同时参与几个销售小组的讨论,效率大大提高。”

  尝到甜头后,张卓对微信群的热情越来越高。他不仅自己主动建群,也愿意被别人拉入不同的群。可是,随着微信群越建越多、人越来越杂,张卓的烦恼随之而来:

  “现在感觉被微信群绑架了。工作群就有几个,比如总公司群、部门群、小组群、客户群;生活群就更多了,有家庭群、同学群、校友群,还有各种因兴趣结缘的投资理财群、生活窍门群、健身跑步群……打开手机,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有安排工作、分享体验的,有交流感情、卖弄文采的,还有絮叨琐事、发泄牢骚的,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我已经招架不住了。”

  有人分析,微信群信息的狂轰滥炸,至少给人们带来了三大压力:

  ——微信群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时空界限,随时在线增加工作压力。

  “过去使用电脑QQ群,只是白天工作时间在线;现在用手机微信群,就是24小时在线,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时,单位领导也有可能在微信群里布置工作、客户也可能在群里提出要求。现在,我晚上也不敢关机,工作生活分不开,周末也感觉不到放松,压力实在太大了。” 张卓说。

  ——微信群把各种信息“晒”在公共空间,容易侵犯个人隐私,增加生活压力。

  楼芸是北京某出版社编辑,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班里老师、家长建立了微信群,一起分享孩子成长的点滴,楼芸觉得很实用。“直到今年暑假前,儿子因为淘气,在教室的墙上画了一幅画,弄脏了墙面,被老师批评,我本以为这事就到此为止,没想到,班主任把这事‘公告’在群里,全班家长都知道了。”

  “我觉得这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楼芸说,涉及孩子的问题,应单独与家长沟通,不该随意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在群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传统的“管道式”变成了“广场式”。在微信群里发言,就相当于在广场上喊话,这种有意无意侵犯隐私、伤害感情的状况并不少见。

  ——微信群面对的是网络空间和虚拟对象,容易放大社会焦虑,增加交际压力。

  张卓说:“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起手机看看,生怕错过了群里的消息。过去半个小时看一次,现在几分钟就想看一下,去卫生间不带手机都觉得少点什么。感觉自己患上了微信群依赖症。”

  在车上、在路上,在睡前、在醒后,人们争分夺秒刷着手机,沉浸在各种虚拟的“群”里,甚至面对面坐在一起也宁愿拨弄手机,不肯直接交流,这种对“群”的依赖,反而加剧了人们内心的孤独。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认为,人们的社交圈是一个包括内核圈、外层圈的分层结构。内核圈是由强关系组成的紧密圈,外层圈是体现弱关系的一般圈。对微信群来说,因为不见面、不认识的人也能形成社群,这就可能使外层圈的交流冲淡了内核圈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看似多了,关系却变淡了。”

  从主动到被动—— 

  ●在微信群里被要求点赞、投票、发红包,人情债没完没了,也缺少面对面交流的真诚和快乐 

  “每天的工作从起床后处理‘群’消息开始。”这是微信团队《微信生活白皮书》中描述的一个典型微信用户行为习惯。截至目前,微信全国活跃用户已达5.5亿,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被拉进了各种“群”。

  然而,人们在主动使用微信群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一种“被动”:

  “请群里好友帮忙给1号宝宝投票……”

  “请大家帮忙转发……”

  “我要集齐××个赞、请大家帮忙……”

  “过节发个红包呗……”

  你只要用过微信群,就一定对这类信息不陌生:求点赞的、拉票的、讨红包的、求关注的……“最初,看到朋友们在群里刷屏,要求帮忙给孩子投票,我都帮着投。后来类似邀请越来越多,操作起来实在很累,可碍于面子,也无法视而不见。为应付这些事情,真是烦不胜烦。” 在北京一家报社工作的周超说,“最上镜宝宝、颜值最高家庭,这样靠拉票评选出的奖项,有什么意义?”

  周超说:“朋友拉票求赞,不搭理显得不礼貌,但每个都搭理确实没那闲工夫。感觉在群里,人情债没完没了。”

  微信群不仅让人们被面子“绑架”,被人情“绑架”,也被信息过载“绑架”。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研究发现,每个人最紧密的交际圈子其实只有三五个人,然后是12到15人,再然后是50人,个人能支配的最大的稳定社交人数也不过是150人左右。这就是有名的邓巴理论。现在,微信群动辄一两百人,甚至是好几百人,从联系的人数来讲,已经超过了人们能稳定联系的上限。同时,由于微信群无法按照主题或发言人查看信息、分时段或分发言人保存信息等,当群里成员过多就会造成信息过载。

  “有些人爱在群里秀照片甚至语音秀歌喉,有些人明明可以私聊却偏偏在群里说。过去我还会爬楼看看群里说了什么,现在我越来越发现信息含金量很低,就算错过了,也不想再理会,实在是太多、太烦了。”周超说。

  有人说,看似微信群里的好友越来越多,真正的朋友还是原来那几个;看似大家分享的内容丰富,其实浏览之后很少能记住。进入微信群,无异于给自己戴上一个枷锁,虽然“群”里信息发得热闹,却少了面对面交流的真诚和快乐。

  然而,即使微信群占据了大部分闲暇生活,多数人仍在退与不退之间纠结,有些人宁愿当群里的“活化石”。

  “有些群感觉没什么用,但我也没退,怕万一哪天能用上,扩展个新客户什么的。”张卓坦言,很多群都是一时活跃,慢慢全成了不活跃的“僵尸群”。

  从信任到担心—— 

  ●微信群里人与人的信任关系建得“仓促”,商业诈骗、隐私窥探可能更加有机可乘 

  天南海北、素不相识的人都可以轻轻一点手机,拉到一个群里聊天。微信在提高社交便利的同时,也让很多人从中嗅到了商机。

  比如,作为目前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之一,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凭借内容聚集了大量的粉丝,其创始人罗振宇就认为《罗辑思维》是一场互联网社群商业化试验,目前估值已经几亿元。有市场人士据此宣称,社群经济的春天已经来了。

  微信团队也乐见微信群的商业化探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微信官方公布了微信群升级的新规则:人数允许超100人,但被邀请加入超过100人群的微信好友必须是已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其商业化策略十分明显。

  然而,伴随着微信群商业化的探索,群营销中出现了不少坑蒙拐骗的案例。在一些微信群里,不时有人发来某某产品的促销信息、某某产品的使用报告等,有可能就是销售陷阱。

  山东师范大学的张媛说:“我曾经在一个公号的群里买过瘦腿袜,号称‘德国制造、每双298元’,必须两双起订,群主说亲自试穿效果特好。我当时觉得公号以前推荐的信息都挺好的,以为这次也会比较靠谱,结果买来后穿了一天就脱丝了。”

  罗家德说:“微信群让外围的弱关系圈层进入核心圈层的速度比以往加快了,人们彼此间信任的建立也在加快,但这种信任并不是在真实关系中通过高频互动建立起来的信任,这无疑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

  据报道,湖北荆州的邹女士被邀请进一个微信群,接到了“好友”送来的祝福红包。让她感到诧异的是,往常都是直接拆红包收钱,但这次却需要补充个人信息。看到微信红包内有100元,她按照提示补充了个人信息,并输入了微信钱包密码。谁知没多久,邹女士接到信息:微信钱包内非但没有转进100元,反而少了 100元,直到此时邹女士才意识到被骗了。后来,警方查明,邹女士收到的微信红包实际上是木马程序,用来盗取支付宝、微信钱包、网银等账户和密码。最近,一些地方已经发生了多起微信红包诈骗案件。

  罗家德认为,微信群是真实关系与虚拟关系的融合,并有将弱关系催化为强关系的巨大作用。由此,商业诈骗、隐私窥探都可能更加“便利”,这些潜在风险值得每个微信用户警惕。

  链接 

  网友谈微信群—— 

  “群”里人挺多,能谈心的少

  @北方的小狮子:我的微信里面有几十个微信群、几百个“好友”,但奇怪的是,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却难找到一个可以好好聊聊的人。

  @时光慢些走:有时真不愿意在微信群里发信息,一方面担心自己成为话题终结者,另一方面也怕打扰别人的生活。

  @后知后觉:每晚躺在床上盯微信群、看朋友圈,一下子就过了12点,非常影响休息。第二天想想,其实没刷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北漂的南方人:微信群里人越多,说话的人越少,一个几十甚至几百人的群,最后往往只有几个人聊天了。

  @那一朵茶花:微信群、朋友圈,看得多了有些焦躁。有的时候,索性把这些都丢开,反而能寻得一刻清静。

  @流水咖啡馆:在微信群里认识新朋友是一件开心事,但被人在微信群里八卦隐私又是一件烦心事。微信群可以用,但要巧用。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13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