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  >  信息安全

揭开电信诈骗“画皮”:越洋作案紧跟社会热点

作 者:赵越       来 源:人民网-通信频道

  “是××吗?我是你领导……”“××先生,恭喜您中奖了……”“您好,我是市公安局的,你因涉嫌犯罪,账户已被冻结……”近年来,很多人都曾接到过这样的诈骗电话,令人防不胜防。

  据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博消息称, 11月10日,四架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柬埔寨金边起飞的飞机分别在北京、上海、杭州和广州机场降落,254名大陆犯罪嫌疑人被中国警方押解回国。至此,由公安部联合22个部门和单位进行的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首战告捷。此次行动涉及内地和香港的4000余起特大跨国跨境电信诈骗案。

  骗子手段花样百出 紧跟社会热点 

  深究电信诈骗愈演愈烈的原因不难发现,一方面,实施电信诈骗的骗子手法不断翻新,犯罪分子从最初的打电话、发短信,发展到网络改号、盗取QQ号微信号作案。有的假冒领导、亲戚、朋友,谎称“出车祸”“被绑架”“嫖娼被抓”;有的假冒企业单位,谎称“中奖”“欠费”“邮寄包裹”;有的冒充执法机关,谎称 “涉嫌洗钱”“银行卡透支”……犯罪分子用以骗人的借口,无不密切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他们精心设计,针对不同群体“量体裁衣”、步步设套。

  据法制日报报道,近日,刚生完小孩的秦女士接到一个电话,电话中自称民政局工作人员的人说“现在国家有生育费补贴政策,刚生小孩的家庭可以领取计生补贴 2680元”,信以为真的秦女士稀里糊涂地上了当。随着“二孩”政策放开,一些不法分子已经开始利用新政策实施“退生育费”诈骗。作案手段变化快,紧跟社会热点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的一大特点。

  专业分工明确 作案基地在境外 

  如今,电信诈骗的专业分工越来越明细,一条龙产业链的形态,作案基地隐藏在境外。犯罪分子借助发达的现代通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手段,将拨打诈骗电话窝点、网络诈骗平台窝点、地下钱庄窝点藏匿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空间上轻易地实现了跨地区、跨国、跨境的大范围大跨度犯罪,加大了案件侦破难度。

  据了解,此次从柬埔寨境内押解回国的犯罪团伙主要是仿冒国内外部分博彩网页,由专门人员通过QQ群、微信、百度等多种途径,分网站分小组经培训后推广,诱骗他人在此类网站注册会员充值,然后人为控制网站博彩结果进行诈骗。目前,这个团伙已经诱骗浙江、重庆等10余省区市的博彩爱好者投注,实施电信诈骗案件数百起。

  电信领域存管理漏洞 银行是最后关键环节 

  2015年7月,北京市公安机关打掉一个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工作人员以及中小学学生家长群体实施恐吓敲诈的犯罪团伙,犯罪嫌疑人使用的4000余个手机号码,均不是实名登记。

  除了手机用户实名落实不到位,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具有呼叫、接听转移、捆绑多个电话及隐藏主叫号码等功能的智能电话,使其远隔千里实施诈骗成为可能,给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带来极大麻烦。还有一些犯罪分子使用网络改号电话作案,仅今年上半年,从境外打入大陆的改号诈骗电话就有47亿条。

  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是实施诈骗的最后一个环节,很多受害者把钱汇走了之后,在一个小时之内往往会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被骗了,这时候再想把钱追回来就来不及了,所以银行如果延迟半天或一天再把钱转走,那受害者的损失可能会小很多。因此,银行应该把好最后一道关口,严防电信诈骗的行为。

  预防电信诈骗 勿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从受害人角度来看,受害人自身存在一些人性弱点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如有的事主贪小便宜,盲目相信网络上的便宜二手车、中奖信息,误入圈套;有的事主在思想上存在传统的怕惹麻烦的弱点,一听到电话欠费、洗黑钱、公检法机关冻结账户等就六神无主,任由犯罪分子遥控摆布,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一位运营商工作人员表示,第一,不要占小便宜;第二,遇到疑惑先稳住,找官方渠道核实;第三,不要通过ATM或者网银向陌生人和陌生账号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