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  >  食品安全

专项整治不是“割韭菜”

作 者:       来 源:中国医药报
  
  在过去的一年里,按照国务院领导的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了保健食品打“四非”、药品“两打两建”和婴幼儿乳粉整治等几大战役。各地也结合实际,开展了一些区域性整治。总体上看,专项整治打出了声威,让社会看到了改革的成效。

  但是,也有不少同志对专项整治工作存在一些误解和担忧。例如有人说,专项整治就像“割韭菜”,割了又长、长了又割,周而复始、无休无止。客观地讲,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一劳永逸的可能性,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国内没有、国际上也没有。由于其背后利益链的存在,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已经呈现出长期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从黑窝点生产到非法添加,从偷工减料到挂靠经营,从虚假广告到互联网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甚至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不同的表现。既然“树欲静而风不止”,作为监管部门,就只能枕戈待旦,不言收兵。

  在实际工作中,要防止出现专项整治“割韭菜”现象,必须找准专项整治的规律,总结专项整治的经验,确保打得准、打得好、打得早。

  首先要注重点面结合,要打得准。食品药品种类丰富,没有“包治百病”的整治妙方,针对具体品种的质量安全状况,要具体分析,具体安排。整治必须要着眼于具体品种或者问题的突破,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重在突破一些大案要案,重在曝光典型案件,要让群众感受到专项整治是“铁板钉钉——钉一个是一个”,而不是“轰轰烈烈走过场”。例如,在保健食品打“四非”中,“四非”的“每一非”都不是停留在概念上,而是有重大案件突破、有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件,起到强烈的震慑作用,这才能“打得准”。

  其次,要注重打建结合,要打得好。专项整治应当像攻坚战,打下一块阵地,立即巩固一块阵地。这是防止出现“割韭菜”的关键。如何巩固阵地,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标本兼治,打建结合”。“打”和“建”是相辅相成的。不“建”,问题总是“春风吹又生”;不“打”,找不准问题,没有实践做基础,“建”就是纸上谈兵,制度会成为“聋子的耳朵”。同按部就班的“打”相比,“建”更是“知易行难”。因此,“建”更需要监管者的智慧和实践,而不是一味等待“顶层设计”、等待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度有时候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有时候是以标准、规范的形式出现,还有的时候是以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安排形式出现,往往基层的创新做法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如,前些年在违法药品广告整治中,地方首创的违法广告药品下架措施。再如,基层在餐饮环节专项整治中,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采用政府帮扶的办法改造小餐饮店铺的设施,规范操作,整治隐患。

  第三,要注重惩防结合,要打得早。从时机看,专项整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前的防火”,一类是“事后的灭火”。相比之下,后者效果差、代价高,形势被动。这个道理再浅显不过,“防火防源头,扑火扑苗头”,等火蔓延开来,往往再大的代价也于事无补。如果我们的整治总是在媒体报道之后,就有人会质问“为什么记者能够发现的问题,当地监管部门发现不了?!”要防止出现跟着媒体“打”的被动局面,必须在“早”字上做文章,做到早发现、早行动、早曝光。例如,在这次药品“两打两建”行动中,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整治,就采取了明察暗访、找准问题、主动曝光的办法,这样使得整治更有针对性。

  总之,专项整治是对日常监管的强化和补充。地方的实际情况不同,可以针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这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