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  >  热点关注

媒体解读政治局学习公共安全

作 者:       来 源:人民网

  只要不被蒙上眼睛,群众的十双眼睛总是比政府的一双眼睛更管用 

  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东西犹如阳光和空气,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安全正是其一。 

  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近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聚焦公共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正是政治责任和公众期盼的交叠共鸣。 

  与良好的环境一样,安全也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之一。当前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广东紧急追踪MERS密切接触者,卫生安全不可小视;支付宝、携程网相继出现大面积故障,网络安全成为新的考题;河南鲁山老年公寓失火导致38人遇难,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同样需要重视……转型期的中国是时空压缩的胶囊,惟有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才能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现实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规章制度,已经相当完备。不过,在面对公共安全问题时,还是往往会手忙脚乱。年初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就暴露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等诸多问题。而为了避免出事,云南大理古城甚至出台了停电不能点蜡烛的规定,被讥为因噎废食的惰政。 

  应该说,公共安全的主战场还是在基层一线。采访时曾下到煤矿矿井深处,综采作业面挖掘机轰鸣,狭窄的坑道靠液压支架支撑;也去过一个服装加工企业,厂房里堆满了各种布料,一个工人的工作台不到1米宽。虽然安全设施较完备,仍让人捏着一把汗。而音乐节时年轻人蹦蹦跳跳的草地上,城市里管网密集还要开挖地铁的路面下,也隐藏着许多安全风险。即便是有着无限责任全能国家”“万能政府,像八爪鱼一样防守住四面八方,也难免会百密一疏。 

  无处不在的公共安全,呼唤着安全管理的转型。政府包打天下的保姆式安全监管理念,很容易陷入大包大揽的误区和条块分割的盲区。把更多人动员起来,让安全管理建立在全民共建共享的基础之上,才能让政府监管与立法司法、企业自律、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等良性互补、合理互动,形成覆盖面更广的新型安全管理。 

  只要不被蒙上眼睛,群众的十双眼睛总是比政府的一双眼睛更管用。529日,北京市公安局微博踩着网络热点,发布了一张叫我们的主题图片:一侧是卡通警察,一侧的青年被标注为朝阳群众”—很多名人涉毒涉黄落马,就是因为公众的举报。我国10人以下的小作坊、小工厂,大约占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80%,监管之难可想而知。让北京朝阳群众在举报地沟油、发现过期肉上更有作为,应该也是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的题中之义,更是一项基础性工程。 

  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公共安全,这本身就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公共安全管理上的体现。惟有以现代治理方式,凝聚起更多人的力量,形成社会共治,才能编织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维护好安全这一底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