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定性资料库  >  广东  >  深圳市
广东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丰村

作 者:       来 源:

  
  案例简介:

  丰村坐落在广东沿海“沙田平原”,位于珠江出海口东北角,广深公路北侧,在广州东南约135公里,深圳西北约55公里的地方。所处地区自70年代末开办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后,在中国经济上具有开创性的主导地位。村土地总面积为6.8平方公里,原有旱地930亩,水田800亩,鱼塘500亩,后来随着工业项目增多,城市建设征地,耕地逐渐减少,现已所剩无几。1997年全村下设5个小村合作社,有579户,共2035人。该村为单姓家族村庄,成村已有600余年历史。族姓潘,其源于西周姬姓,原籍陕西,于南宋末流徙广东,定居于万家萌。合作化时期,由村长定夺将村名改为“万丰”,以表达希望“年年丰收,永世兴旺发达”的心愿。该村是在珠江三角洲单姓家族群居村庄中有代表性的一个。

  该村80年代前无工业史,80年代初在当地率先引进来自香港的“三来一补”对外加工装配业务,1997年有这一类加工企业共121家,是村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总资金收入有九成来自这类业务。村办股份公司在当地三家国营企业参股,成为控股公司,村内还有三家村办小企业和一个酒店,后承包给村民个人经营。村民劳动人口已经全部转为非农职业,村中另聚集有各类外来“打工仔”近四万人,成为具有相当数量的稳定的非农暂住人口的超大社区。该村1995年创外汇(港币)1.1亿元,村财收入1.07亿元,集体总资产达10亿元,人均收入1.9万元。村内基础设施良好,各类公益事业发达,目前正在形成当地有影响的金融、商业、文化娱乐、医疗、教育中心,本研究称之“超级村庄”。该村不仅是中国南部对外装配加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南部最早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村庄之一,特别是它所实行的由多元产权构成的“共有体制”,在南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006年以后,该村在当地城市化过程中“改村(委会)为居(委会)”。

  调研 工业化过程中“超级村庄”的变迁

  调研

  该项研究始于1992年,之后在三年的时间中研究者数次进入该村作调查,1997年完成研究专著,另于2006年进行过一次追踪调查。调查采用定性研究的个案方法,通过参与观察、访谈、纪实和文献、档案等方法,翔实记录了该村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经济和社会变迁。该调研主题为:村庄工业化过程中“外来力量与村庄内在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是怎样相互作用而共同推进了村庄的社会变迁”。调查涉及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村庄的再组织”过程,如从分散化到再合作、再合作的社会基础、工业进村、非农经济聚集区;村庄的“共有体制”,如村集体与股份合作制、“缘”关系与股份合作制、共同所有权、分配、差别和共同富裕、责任、参与和传播;村庄内生结构的变迁,如亲缘集团、拟亲缘联带团体、村政府、公司与社区、社区身份和职业分化、从“农”村到“工”村、村社区关系的扩展,等等。该研究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资助。

  全文下载:万丰村史万丰村志万丰潘氏家族谱


  究成果:

  基于这些资料,研究者完成了多项成果,其中代表性的有:《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折晓叶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007)、《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折晓叶、陈婴婴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超级村庄的基本特征及其中间形态”( 折晓叶、陈婴婴,《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封闭与社会边界开放的冲突与共生”( 折晓叶,《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农民再合作的社区基础”( 折晓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刊,总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