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成果展示  >  社会调查报告  >  2012年社会发展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报告(2012) 摘要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       来 源:

 
  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急速的人口城镇化导致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迅速变化和社会分配格局。同时,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快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化的挑战、利益群体矛盾突出等问题。“十二五”正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八大报告更是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了“中国社会态度和社会发展问卷调查”。基于此次调研数据,形成了关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报告。

  (一)主要概念及指数

  本报告侧重于从主观层面评估人们的生活质量,重点考察人们对他们目前生活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主观感受,即人们对他们物质生活、社会情感生活、自我成就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需求状况的满足程度和乐观程度。本报告特别引入社会质量这一分析概念,将从宏观社会质量和微观个人生活环境两个层次剖析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状况。

  具体来说,采用李克特量表计算方法,我们分别计算了人们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度:(1)满意度指数:个人层次的收入水平、住房状况、健康状况、工作状况、生活压力、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发展机会和社会环境层次等十个方面进行进行综合评判,通过累加各题项得分,得到满意度指数得分。(2)信心度指数:个人层次的收入水平、住房状况、健康状况、工作状况、生活压力、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发展机会的变化和有关社会环境层次变化进行综合评判,通过累加各题项得分,得到对未来生活信心度指数的得分。
 


  

      (二)研究发现

  1、总体看来,大多数城市居民对生活现状基本满意,但城市居民对微观环境的满意度高于宏观社会质量的满意度。

  城市居民对生活总体现状基本满意,得分为3.18分。从微观层次以个人基本需求为内容的生活条件来看,生活满意度得分为3.24分。从宏观层次即以社会制度为核心的社会质量来看,生活满意度得分为3.04分。城市居民对微观环境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宏观社会质量的满意度,这提出了加强加快社会制度改革以提供生活质量的要求和任务。

  2、社会结构化和地位一致性特征凸显。

  统计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声望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受访者客观社会地位与主观社会地位之间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中等收入群体生活满意度最高,而低收入群体生活满意度显著偏低。

  高收入群体总体生活满意度分值为3.18分,中等收入群体生活满意度为 3.24分,低收入群体生活满意度分值为 3.15分.中等收入群体对个人生活满意度(3.08分)和社会质量满意度(3.29分)均显著高于其它群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4、农业户籍的城市居民对生活满意度低于城镇户籍居民。

  区分受访对象的户籍属地(农业户籍、城镇户籍)后发现,农业户籍的城市居民总体满意度(3.15分)显著低于城镇户籍居民(3.20分)。农业户籍的城市居民对微观个人生活的满意度(3.20分)显著低于城镇户籍居民(3.26分),并且,农业户籍的城市居民对宏观社会质量的满意度(3.01分)亦显著低于城镇户籍居民(3.05分)。

  5、外地人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本地人,主要体现在宏观社会质量中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

  调查结果显示,27%的外地人认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35.4%的外地人受访者对住房状况不满意,33.2%的受访者对医疗状况不满意。地方政府如何为外地人融入流入地提供制度渠道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6、在物质生活领域, 人们对“收入状况”最不满意,部分社会群体住房问题突出。调查结果显示, 32.6%的受访者对个人收入状况不满意,45.6%的受访者表示一般。低收入者、外地人和青年人三大社会群体居住状况亟待改善。22.4%低收入家庭受访者对住房状况不满意;35.4%的外地人受访者对住房状况不满意;28.5%的青年人受访者对住房状况不满意。

  7、在社会情感领域,城市居民对社会关系状况较为满意,而对社会支持满意度偏低。74.3%的受访者对家庭关系感觉满意,60.01%的受访者对人际关系感觉满意,30.4%的受访者对困难时得到帮助感觉不满意。有必要培育完善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等以构建新形势下的社会支持体系。

  8、在自我实现方面,三成以上城市居民缺乏工作价值感和成就感。

  其显著低于对生活现状的总体满意度,两者满意度分值为3.03分。42.1%的受访者工作价值感较低,29.2%的受访者工作价值感“一般”,28.7%的受访者表示“较好”。其次为对“工作成就感”满意程度。 34%的受访者表示“工作成就感较低”,31%的受访者表示“工作成就感一般”,35%的受访者表示“工作成就感较好”。

  9、城市居民对宏观层次社会质量的满意度偏低,涉及多个层次与领域。

  城市居民对物价水平和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和信心度最低。65.4%的受访者对物价水平不满意,53.9%的受访者对食品安全状况不满意。31%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三年物价水平会变差,20%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三年食品安全状况会变差。

  贫富关系最为紧张突出统计结果显示,14%的受访者认为穷人与富人关系和谐,45%的受访者认为穷人和富人的关系不和谐。干群关系较为紧张,人们为作为国家权力代表的政府官员的职业信任较低,人们对国家政府机构的制度信任较高。

  社会道德价值观缺失显著降低社会凝聚力。57.3%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道德观念非常模糊,25.6%的受访者认为一般,仅有15.4%较清楚,3.3%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清楚。高收入群体具有宗教信仰的比例最高。高收入群体中18%的受访者有宗教信仰,而、中等收入群体中有7%的受访者有宗教信仰,低收入群体中有10%的受访者有宗教信仰。

  10、网络参与具有“年轻化”特征,网络生态治理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调查发现,网络参与程度与人们的社会态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常上网”群体中有73%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道德价值观模糊,“有时上网”群体中62.1%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道德价值观模糊,“从不上网”群体中57%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道德价值观模糊。因此,政府进行网络舆情引导,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社会,尤其是发挥网络的媒介功能以引导青年人的社会道德价值观。

  11、少数民族群体对生活现状基本满意,但对医疗状况满意度明显偏低。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体的生活总体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均为3.18分。但是,少数民族群体高达53.8%的受访者对医疗状况不满意,25.6%的受访者对社会保障状况不满意, 18.8%的受访者对经济发展状况不满意, 18.7%的受访者对教育水平不满意。

  12、总体看来,城市居民对未来三年生活状况较为乐观和有信心。人们对未来的生活状况改善较有信心,信心度分值分为3.27分。城市居民对于未来三年的个人生活水平表现出较高期待,信心度分值为3.19分,城市居民对于未来3年的宏观社会质量的改善发展非常乐观,信心度分值为3.35分。

  (三)政策建议

  1、全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结构。同时,加强物价水平的监督和调控。

  2、从根源上、系统地治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立法和执法。

  3、重点解决低收入群体、青年人群体和外地人三大社会群体的住房难问题。一手发展保障性住房一手合理引导房市、调控房价。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两限房建设。

  4、务必加强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组织体系上,从国家、社区、学校、家庭多个组织层面构建人们的精神生活的组织体系,以此建立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夯实社会团结凝聚的基础。

  5、培育壮大中产阶级群体。社会阶层化和结构化越强,社会不平等问题越是突出。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社会的纵向结构来看,社会阶层化逐渐明显,重点在于培育中产阶级群体,发展 “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球形的社会结构。一是,从社会的横向结构来看,重点在于加强各行各业、各领域内部人才晋升和流动的激励体系,提升各领域内部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6、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低收入群体在宏微观两个层次的生活满意度均较低。一方面,继续扩大夯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构建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长效机制。

  7、提升流动人口和农业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根据区域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尤其是农村户籍人口流向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既要鼓励人口合理流动,又要提高外地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在社会支持、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社会包容等方面提升服务范围与力度。

  8、改善提高少数民族医疗服务水平。在各类公共物品中少数民族群体对医疗状况满意度最低,半数以上的少数民族受访者对医疗状况表示不满意。9、引导建设健康的网络舆情生态。鼓励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群体共同参与和建设网络社会。关注社会精英人物在网络社会中的引领作用和影响,鼓励政府主动参与网络,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